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余杭县

余杭县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余杭县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所在地。浙江省杭州市属县。位于杭州市北部,东苕溪上游。面积1402平方公里,人口86.73万。县府驻临平镇。秦置县。1988年划入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区境内文物分布点多面广,现有历代文物遗存500余处,入藏各类文物4361件。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良渚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包括塘栖广济桥、超山吴昌硕墓、仓前章太炎故居、瓶窑南山造像、径山小古城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

  •    中文名: 余杭县 下辖地区: 临平镇,余杭镇,塘栖镇 面积: 1402平方公里 人口: 86.73万(2007年) 著名景点: 超山梅景,佛教圣地径山,大涤山 地方特产: 蚕茧,络麻,油菜籽,茶叶 知名企业: 三联电子有限公司 电话区码: 0571 邮编区码: 311100

  •   人口分布

      余杭县7北宋祥符年间,钱塘、仁和、余杭三县人烟稠密,户数盈万。民国17年(1928年),杭县总人口390,351人,余杭县126,147人。抗战期间,县境人口骤减,民国25至35年的10年间,余杭、杭县共减少75,340人。1949年,境内共10.61万户,43.99万人。1961年增至12.98万户,59.74万人。1970年又增至16.18万户,73.24万人。1971年起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至1985年,全县有20.48万户,82.6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5‰。

      民国22年(1933年)人口密度,杭县平均每平方公里145.55人,高出浙江省平均密度1.15倍;余杭县平均每平方公里62,97人,低于省平均数。1949年,境内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13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县人口为804,965人,人口密度增至每平方公里593人,1985年为589人。

      文化程度

      1982年人口普查时,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527,676人,占总人口的65.55%,其中大学2118人、高中39,627人、初中139,633人、小学346,298人。

      性别比例

      民国22年(1933年)杭县为123(女=100),余杭县为137。1982年人口普查时为107。1985年为108。

      民族

      1982年人口普查,县境居民有12个民族:汉族804,781人,占总人口99.977%;其余11个民族184人,占0.023%。其中回族108人,满族29人,畲族23人,蒙古族8人,高山族6人,维吾尔族3人,苗族、壮族各2人,布依族、朝鲜族、白族各1人。

  •   名胜古迹

      余杭县16余杭是贴邻杭州市区最近的一个县,它的区域环抱于杭州市的东、北、西三面。境内中部和东部平畴一片,塘漾棋布,水乡风光迷人;西部为山地丘陵,层峦叠嶂,茂林修竹。余杭是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有超山梅景,佛教圣地径山,道教三十六洞天的大涤山洞霄宫遗址等。一、超山观梅

      在余杭县塘栖镇境内。旧时超山方圆10里遍植梅树,有“香雪海”之称。近代著名国画家吴昌硕有诗称:“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超山梅树始栽植于何时,迄今无古籍查考。今“大明堂”院内石坛中一株古梅,人称“唐梅”(另有一说,此梅树早年由塘栖镇移来,叫“塘梅”)。“大明堂”外草地上一株古梅,人称“宋梅”,近旁并有“宋梅亭”相配。两株古梅花朵均为6瓣(一般梅花为5瓣),花开时,宋梅呈粉红色,果实有青、红两色;唐梅呈白色,果实青色。历史上超山梅花有几十个品种,大部分为果梅,观赏梅较少,以颜色分有玉白、粉红、萼绿、淡黄等。20世纪50年代初,超山梅园的建筑为粉墙(高墙)、黑瓦、石库门,内有吴昌硕全身塑像,屋宇结构为庙宇式,建筑陈旧破损。“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毁损后,园景更是荒凉。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经过整修建设,增植梅树,重新成为杭州附近著名赏梅胜地。梅园内有吴昌硕纪念馆及其墓;有海拔258米、俗呼“十八湾”的超峰,峰顶有虎岩、狮石、八仙石、仙人桥等石景;有浮香阁、翠筠亭,疏影亭、松风亭、含光阁等建筑。梅园附近还有素称“小蓬莱”的海云洞、卧龙渊等宋代遗迹。

      二、径 山

      在余杭、临安两县交界处,为天目山东北峰,东西两径盘折而上,长达5公里,海拔800多米。径山系由宴坐、朝阳、大人、堆珠、鹏搏、凌霄、御爱等峰组成。清《余杭县志》:“地峙五峰,中辟高原,境地清幽,岩壑深邃。”径山在佛教界久享盛名,唐大历三年(768年)建径山禅寺,香火延及宋元。明代,径山寺与杭州灵隐寺、净慈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并称禅院五山。山上现存古钟楼1座,铁佛3尊,明永乐年间铜钟1座,宋孝宗御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石碑1方。古迹有龙井、东坡洗砚池、望江亭、佛圣水、棋盘山、罗汉石。径山茶为浙江名茶之一。

      三、大涤山

      在余杭县西南,山因大涤洞前的洞霄宫出名。洞霄宫为中国道教“第三十六洞天”之一,历汉 唐至宋,久盛不衰。此间山连山,洞连洞,大涤山和洞霄宫实为一个整体。唐白元鉴有《大涤山》诗:“天坮绝顶山,仿佛翠微间。迹久苔纹碎,云深古木闲。”宋林逋《宿洞霄宫》诗:“大涤山相向,华阳路暗通。风霜唐碣朽,草木汉祠空。”元萨都剌《游洞霄宫》诗:“九锁山峰面面峰,层峦矗立碧霄中。烟去万壑时含雨,溪涧双流自吼风。”这里古迹名胜较多,洞霄宫内的“抚掌泉”和一些宋明清时期题字残碑,还依稀可辨。

  •   建置政区

      余杭县4一、建置沿革今余杭县地,春秋战国时先后属越、吴及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设余杭、钱唐两县,为中国建县最早的一批县份。新莽时,改余杭、钱唐县名为进睦、泉亭。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原名。之后,余杭、钱唐两县有合有分。三国时,余杭、钱唐均入吴国版图属吴郡,钱唐县为吴郡都尉治。南朝陈祯明元年(587年)于钱唐县置钱唐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州,州治设余杭,名杭州,次年移治钱唐;大业三年(607年),改杭州为余杭郡,两县仍为所属。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余杭郡为杭州,钱唐县改名钱塘。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划钱塘、盐官、富春三县地置钱江县,与钱塘县同城设治。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钱江县改名仁和县。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钱塘、仁和、余杭三县仍为其属县。八年,定都临安(杭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府设路,钱塘、仁和、余杭三县均属杭州路,明、清属杭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杭州府,置钱塘道;并钱塘、仁和两县为杭县,与余杭县同属钱塘道。16年,实行省、县二级制,划杭县城区、西湖、会堡、江干、皋塘、湖墅6个区,置杭州市。24年,设行政督察区,余杭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杭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29年,余杭、杭县均属第一行政督察区。36年,杭县改为省直属县;7月,余杭县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2日,余杭县解放,3日,杭州市、杭县解放。余杭县初属第九专区(后称临安专区);1957年改属建德专区。1958年10月,撤销余杭县建制,境域并入临安县。杭县先属杭州市,后改为省直属县,又再属杭州市,至1958年4月,杭县建制撤销,划为杭州市郊区。1959年3月,杭州市郊区分设半山、拱墅两个人民公社联合社;次年1月,合并为钱塘联社。1961年3月,从临安县析原余杭县地并入钱塘联社,4月改为县建制,更名为余杭县,属杭州市,县城设临平镇。

      二、行政区划

      北宋时,余杭县分9乡,钱塘县分11乡、4镇,仁和县分9乡、4镇。南宋时,余杭县分8乡,辖9里;钱塘县分13乡,辖62里;仁和县分11乡,辖44里。明万历时,城区设坊,负郭设隅,农村设乡。余杭县城区11坊,负郭5隅,农村8乡,辖73里;钱塘县城区11坊、辖18里,负郭7隅、辖24里,农村9乡、辖115里;仁和县城区8坊、辖20里,负郭2隅、辖10里,农村12乡,辖232里。清宣统二年(1910年)划分自治区域,余杭县设县城和5个乡;钱塘县设县城和7个乡;仁和县设县城和9个乡镇。

      民国23年(1934年)推行保甲制度,余杭县分40个乡镇,辖319保、3159甲;杭县分80个乡镇,辖850保、8282甲。35年余杭县设3个区,23个乡镇,辖233保、2197甲;杭县设4个区,51个乡镇,辖579保、6532甲。

      1949年5月解放后,余杭县建1个区(黄湖区)、21个乡镇;7月改建为7个区、5个镇、16个乡。杭县,解放初建2个直属镇,5个区,47个乡镇。以后两县行政区划数度变动。至1958年3月杭县撤销前,有5个区,辖32个乡,另设5个直属镇。10月,余杭县撤销前,有4个区,辖18个乡,另有1个县直属镇。1958年10月,撤销乡建制,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余杭县建成7个人民公社,杭县建成10个公社。1961年4月设置5个区,并调整公社规模,改建为45个公社和5个镇。1984年政社分设,恢复乡镇建制。1985年,全县设5区(临平、塘栖、余杭、三墩、瓶窑),13镇(临平、塘栖、余杭、三墩、瓶窑、闲林、乔司、良渚、黄湖、长乐、獐山、博陆、九堡),40乡(双林、星桥、小林、乾元、翁梅、亭趾、五杭、大井、下沙、塘南、超山、宏磻、沾驾桥、崇贤、东塘、云会、勾庄、运河、肇和、双桥、大陆、安溪、五常、蒋村、永建、舟枕、石鸽、中桥、泰山、仓前、和睦、吴山、长命、双溪、太平、鸬鸟、百丈、潘板桥、彭公、北湖),辖574个行政村。

      三、主要集镇

      临平镇

      余杭县5位于县境东陲,为余杭县县治。公路距杭州市区艮山门28公里。总面积7.5平方公里,1985年总人口36,308人。临平之名,东汉已见诸史册,晋时已形成集市。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始建镇。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是出入杭州的东大门,也是拱卫杭州的军事要地。沪杭铁路、杭申公路,穿越镇境南北,杭州公共汽车分两路达镇,每日有汽车班车通县内23个乡镇和杭州、嘉兴、义乌等地。上塘河横贯镇中,西通杭州,东至海宁,并经和睦港与钱塘江相联,经禾丰港与大运河沟通。1985年,全镇有丝绸、针织、服装、食品、酿造、机械、化工、制药、建筑、电子等行业的工厂125家。镇村工业发展较快,1985年末,有镇村企业36家,职工2105人,年产值1017万元。有各类商店360家,个体商业298户。有百货大楼、迎宾楼、二轻展销楼等综合商场,农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购销兴旺。文化体育设施有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剧院、新华书店、电视台、广播站、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室、游泳池、田径运动场等。学校有中学2所、小学2所,在校学生3528人;幼儿园10所,入园幼儿738人。还有县委党校、教师进修学校、电视大学、老年大学等学校。医疗卫生设施有县第一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站、县地方病防治站、县防疫站、镇卫生院等。有病床206张,医务人员463人。临平胜迹甚多,镇东桂芳桥,建于宋末,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镇西有安平泉、安隐寺,现井泉尚存。镇北有被历代名人学者推崇题咏的临平山,山东部新辟临平公园,占地164亩。余杭镇

      原名在城镇,位于县境西南,杭徽、彭余公路在此相接,苕溪与余杭塘河穿镇而过。公路距杭州武林门26公里,距县城临平镇55公里。总面积4.1平方公里。1985年总人口16,917人。余杭镇历史悠久,从建县起至1958年撤县,一直为余杭县治,历2180年。其间,隋开皇九年(589年)曾为杭州州治;1949年5月为浙江省第九专区驻地。1961年起为中共余杭区委、区公所驻地。清末杨乃武与葛毕氏冤案发生于此镇。镇境处水陆要冲,素为茶、茧、纸等集散场所。天目山区及周围农村的竹、木、茶、茧、纸等物产,云集于此,再转运京、沪、苏、杭等地。解放后逐步发展成为县内重要工业城镇。1985年有厂矿64家、职工7628人,其中镇村办工业22家,职工878人。全年工业产值622万元。镇有商店198家和农贸市场、木材市场与小商品市场。有中学2所,小学3所,在校中小学生2927人;幼儿园5所,入园幼儿512人。并有文化站、影剧院、手工业俱乐部、退休工人俱乐部、灯光球场等文化设施和县第二医院、镇卫生院等。镇东有安乐山,上有建于五代的安乐塔,与苕溪北岸的舒公塔遥相对应,称余杭双塔。现已辟为公园。东汉时,县令陈浑筑南湖于城南,为苕溪上游的重要水利工程,现湖及塘仍存,部分虽已垦殖,但遇大洪水仍作泄洪区。

      塘栖镇

      余杭县6位于县境东北,跨京杭运河两岸。公路距临平镇15公里,距杭州半山39公里,水路南至杭州市拱宸桥26公里,北通嘉兴、湖州、上海、苏州,是江南水乡著名集镇。1985年12月,丁河乡及塘南乡的部分村并入,全镇总面积达到14.76平方公里。塘栖之名,始见于南宋。元末,张士诚开浚运河武林头至北新桥段河道后,塘栖逐渐发展成为重要市镇。1985年人口34,431人。塘栖为典型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商品经济发端较早,丝绸工业发达。明成化时,仁和、德清两县的蚕丝均在镇内集散,一些富户开始雇工缫丝、织绸。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吴兴庞元济与杭州丁丙合资,在镇内开设大纶制丝厂,为浙江最早的丝厂之一。民国时,塘栖镇成为杭嘉湖平原上著名的丝绸产销大镇。解放后,塘栖仍是县内主要城镇和丝绸主要产地。1985年,全镇有工厂107家。镇周围盛产枇杷、青梅、杨梅、甘蔗、荸荠等水果和淡水鱼,并在此集散。镇中桥多、埠多、巷多,富有江南水乡构筑特色。明、清两代,塘栖多藏书楼,清光绪十六年,建栖溪讲舍。今设有中学2所,小学2所。县中医院也设在镇上,有病床115张。

  •   概述

      余杭县2余杭县是杭州市的近郊县,也是杭州市区通往沪、苏、皖的门户。市、县之间山水相连,通衢与共,关系十分密切。104、320两国道和杭徽、杭宁、杭沪等省道,沪杭、杭牛两铁路,以及运河、苕溪、上塘河都从杭州经余杭辐射沪、苏、皖境。县境内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商品经济发端较早,公元15世纪中叶,已出现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农业早已形成产粮为主、多种经营的城郊型商品生产格局,是杭州市区粮、油、丝、麻、菜、果、鱼、茶的供应基地,并成为上海市蔬果副食品供应的重要来源。晚清时已出现机器缫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依托城市,工业发展较快,已跻身于省工业先进县之列。商业服务城市、沟通城乡,交流活跃,贸易兴旺,百余个农村集市围绕杭城,遍布山村水乡。其中有水产、禽蛋、春笋、茶叶、果品、丝绸、服装、竹制品、蔬菜运销等专业市场,各具特色,交易者来自四面八方。余杭县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的发祥地,又是最早建立的县份之一。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胜迹众多,是驰名江南的文物之邦。东吴名将凌统,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刘元进,唐代学者褚无量,五代高僧、法眼宗始祖文益,宋大科学家沈括,明季名臣钟化民,清朝著名藏书家劳格,近代民主革命先驱章炳麟(章太炎),马列主义法学家何思敬等均为县人。佛教圣地径山、道教名山洞霄宫、观梅胜境超山、余杭双塔等处,历代名人游客不绝。近年来修复的吴昌硕墓和几次发掘的“良渚文化”遗址,都是高品位的文物胜地,旅游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经济建设大步前进,文艺、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文化事业也蓬勃发展,余杭县正在日趋繁荣、昌盛、文明。

      后余杭县撤县设市成为余杭市,并之后成为杭州市余杭区。

  •   科教文卫

      余杭县14一、科学技术民国时期,县内建有各类农业技术推广和科研机构8处。工业科研机构始建于1961年。1985年,县设有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协会,并建有农业科学研究所、林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枇杷科学研究所等4个农业专业研究机构及化工装备研究所、纺织机械研究所、离子交换树脂研究所、制冷机研究所、仪器仪表研究所等5个工业专业研究机构。县科协下设35个县级学(协)会,有会员1878人。逐步形成县、区、乡(镇)、村四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1949年,全县有各类科技人员42人。1985年全县取得各类职称的科技人员有1404人。

      二、教育

      宋景德三年(1006年)始建余杭县学,崇宁间建书院。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杭县塘栖建栖溪讲舍。三十一年,余杭县龟山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为县内最早的新学。至三十三年,县境内已有初、高等小学堂21所,学生682人。民国时期,县境内仍以初等教育为主。至1949年解放前夕,仅有简易师范学校2所,学生180人;中心国民学校66所,保国民学校281所,学生24,229人,教员88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余杭县32.8%,杭县28.3%。

      解放后,余杭以普及小学教育作为基础,发展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1984年全县普及五年小学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98.46%。1983年起,在良渚、乔司两地中学开设职业技术教育。后又设立电大、函大、刊大、自学考试等成人高等教育。

      1985年全县有幼儿园24所,508班,在园幼儿1347人;各类小学510所,1617班,在校学生52,304人;中学61所,其中:完全中学11所,96班,在校学生4917人;初中50所,531班,在校学生27,945人。临平中学为省重点中学。另在11所中学附设22个职业班,开设21个专业,在校学生967人。有成人中等学校36所,58班,在校学生1217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19所,29班,在校学生1039人;成人初等学校8所,9班,在校学生125人;电大分校1所,18班,在校学生1524人。已有7个乡镇建立成人教育中心。

      1978~1985年,全县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1089人,向中等专业学校输送新生2622人。

      1984年,全县12~40周岁少青壮年的非文盲率88.56%,达到基本无盲县的标准。

      三、文化艺术

      余杭县15余杭素称文物之邦,是灿烂的良渚文化的发祥地,历来人文荟萃,名家辈出。但进入民国后,尤其是抗日战争后,文化事业发展缓慢。1949年解放前夕,县内仅有余杭、杭县民众教育馆两家群众文化机构,及一些说唱艺人自行组织的社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重视下,各项文化活动普遍开展。1985年4月,余杭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建立,下设10个协会,有会员229人。年底,全县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55个。

      1954年杭县组建县越剧团,1958年改称东风越剧团;余杭县越剧团建于1955年。1965年,改组为县越剧一、二团,1966年合并,1978年定名为余杭县越剧团。1980~1985年演出1085场次,观众60.03万人次。1980年演出古装剧《追鱼》,省电视台作了转播。

      1962年县曲艺协会成立,设评话和说唱2组。1978年成立余杭县曲艺队,有队员20余人。杭县艺人创作的传统评话《武松》改写成《武松演义》,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累计印刷119万余册。

      杭县、余杭县分别于1951年、1952年建成电影队。至1985年,全县有电影放映单位100个,电影院21个。

      1950年两县文化馆建立,内设图书室。1951年,新华书店余杭支店成立。1985年有图书馆1个,藏书82,974册,其中古籍1276部,13,413册,年图书流通55,275册次,接待读者33,431人次。有区图书馆4个,乡村图书室468个,图书流通站50个,藏书43,733册。县新华书店5个门市部,1985年销售图书368.87万册。

      1956年建县档案室,1961年建县档案馆,1984年新建档案馆舍1730平方米。1985年,馆藏资料69个全宗,24,829卷。

      四、广播电视

      1950年8月,杭县建立收音站,为县内广播事业之始。余杭县于1953年设立城镇广播站。两县有线广播站建于1955年,开始播送自办节目。1985年全县有广播站56个,安装有线广播喇叭12.83万只。

      1960年11月,县广播站购进县内第一台电视机,1982年9月,百丈公社石竹园大队自筹资金,在孙家舍建立0.5瓦小功率的电视差转台,为县内第一座农民集资建造的电视差转台。.1985年2月,筹建余杭电视台,7月1日正式开播,使用DS—38频道,在临平山建造200多平方米机房,架设40米高的发射铁塔,发射功率为50瓦,电视覆盖率60%。至年底,全县建有电视差转台8座。

      五、卫生

      余杭自古名医辈出,医药事业源远流长。晚清以后,县境内中医师授祖传相袭成风,名医迭有所见,较著名的有永泰钱家兜姚氏内科、龙光桥黄氏眼科、七贤桥田氏妇科、土山坝傅氏喉科等,都为私人诊所。民国31年(1942年),始设卫生院。1949年解放时,有卫生院2所、区卫生所3所。

      解放后,余杭的卫生事业有了发展。至1985年,有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7所,区卫生所5所,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药品检验所、精神病防治站、卫生进修学校各1所,乡镇卫生院49所,村卫生室546所,厂矿、农场、学校卫生医务室77个,逐步建成县、区、乡三级医疗保健网。床位从1949年的30张增加到1397张,每千人口1.69张,卫生技术人员从1949年的26人增加到1694人,其中主治、主管医师39人。

      医疗设备逐年增加,医疗技术逐步发展,使医疗保健事业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50年代初就消灭了霍乱、天花。急性传染病年发病率由50年代的222.8/10万,下降到80年代的114.6/10万,病死率下降85.2%。白喉、斑疹伤寒、回归热、炭疽已先后控制和消灭。到1985年,32个乡镇消灭血吸虫病,占流行乡镇的67.4%。同年,丝虫病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消灭的标准;麻风病也达到浙江省规定的控制标准。新法接生工作,经浙江省验收为第一批新法接生合格县。全县人民的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0.82岁。

      六、体育

      清末,学堂已设体育课程。民国2年(1913年),杭县有6所学校参加省立第一师范召开的运动会。1956年5月,余杭、杭县分别举行解放后第一次少年运动会,至1985年共举行19次。首届县人民体育运动大会于1951年秋举行。1985年举行的第三届体育大会,参赛运动员811人。至1985年全县有191个篮球场,其中灯光球场16个,室内篮球场4个。临平镇现建有700平方米的旱冰场,21×50米的游泳池及占地2.6万平方米的田径运动场。共向国家、省、市队输送34名青少年运动员,韩国强和钟蔚二人获运动健将称号。

  •   经济发展

      余杭县8一、经济总情余杭县自隋以来,即为中国生产发达、物产丰富的地区之一。但清末以后的近半个世纪内,由于政治腐败,列强侵凌,战争频仍,经济发展滞缓。尤其是日军侵占期间,破坏惨重,直至县境解放,尚未复元。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为6968万元(1980年不变价)。其中工业总产值767万元,占11%;农业总产值6201万元,占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生产发展虽屡经曲折,但工农业总产值仍不断上升,至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已达到4.3亿元。1979年起,全县农村和城镇先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生产力得到了新的解放。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6.0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7亿元,占60.85%,开始超过农业。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16.57亿元。

      由于经济建设全面发展,社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较快,构成比重也迭有变化。1978年以后,工业明显上升,邮电运输业增长也较快,建筑业基本保持稳定,农业比重相对下降,商业稳中有降。1985年,社会总产值22.65亿元,而其中在农工建运商五业比例则变化较大,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42.61%,下降到17.3%;工业由43.58%,上升到68.74%;建筑业由5.64%略增至5.95%;运输邮电业由0.84%增至2.34%;商业由7.33%,下降到5.17%。人均社会总产值由730元增加到2754元。

      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值不断上升,1985年达到10.4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由1978年的1.3亿元增至2.82亿元;第二产业由1.1亿元增至5.87亿元;第三产业由6928万元增至1.77亿元。

      国民收入也逐年提高,1978年国民收入3.03亿元,1985年增至9.2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由378元增至1126元。

      二、所有制变化

      土地改革

      1950年土地改革前,占总农户84.6%的贫、雇、中农只占土地的59%,而只占总农户3.3%的地主,却占有20.9%的土地。1950年8月起,逐步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次年初基本结束,6月发放《土地房产所有证》。两县没收征收土地2万余公顷,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土改后,不少农户缺乏生产资料,劳力不足,贻误农时,少数农户开始出卖土地,重沦贫穷。两县县委根据农民要求,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开展互助合作运动,逐步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0年,余杭县最早的塘埠乡尉德顺互助组建立,1951年临时互助组大批建立,并试办常年互助组,1953年60.1%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1952年两县又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初级社已发展到1529个,入社农户45,548户。后一度收缩。8月,又全面扩社建社出现合作化高潮,入社农户超过60%,同时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两县有高级社529个,95%以上农户入社。1958年10月,两县成立17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公社化初期,实行许多违反群众意愿的“左”的错误做法,挫伤了社员生产积极性。以后调整社队规模,下放核算单位、恢复自留地、恢复供销社和集市贸易、停办公共食堂,使生产得到恢复。1968年,再度出现献自留地、合并生产队的“左”倾做法。以后虽有所纠正,但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社员实际收入增加不多,1977年人均分配收入125元,只比1967年增加1元。1984年,政社分设,恢复乡镇建制,取消人民公社。

      私营工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县境解放前夕,有工业企业20余家,手工业作坊250余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解放后,人民政府通过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等形式,予以支持引导。1953年起对私营工业和手工业分别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于1956年3月和6月先后完成。余杭县和杭县共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44个、合作小组29个、社(组)员6881人,占手工业工人总数的97%。同年,两县先后成立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1957年,两县私营工业有46家实行公私合营。

      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余杭县9解放初,余杭、杭县有私营商业4000余户。1953年11月,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72家粮商转业。次年9月,棉布实行统销,61家棉布零售商合并为20家经销店。1955年8月起,全面开展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10月基本完成。接受改造的私营商业3899户,从业人员6214人,占总户数和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都在90%以上,除少数公私合营外,组成合作商店、小组1000余个,分别由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按城乡分工管理。三、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农村开始逐步实行经济体制改革。1983年,全县99.2%的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次年,又将大田承包期延长到15年以上。接着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粮棉面积减少,油料、蔬菜、瓜果面积增加,提高农业商品化程度。同时,涌现了大批专业户和经济联合体,从事家禽、水产、蔬果、牛奶等生产,进入工业、建筑、运输、商业和服务性行业。1985年专业户已超过万户,各种联合体有81个。种粮大户和各类服务站也开始出现。

      工业体制改革

      1983年开始,围绕克服平均主义,解决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当年,二轻工业系统首先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1985年在国营、二轻和乡镇企业中普遍实行。同时根据开放搞活的需要,逐步开展横向联系。1985年7月,县人民政府建立经济与技术协作办公室。8月,余杭制冷机厂在深圳兴办第一家联营企业。第一家中港合资企业——三联电子有限公司开始筹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速壮大,1985年总产值9.59亿元,占县工业总产值69.37%。.

      商业体制改革

      流通领域体制改革,从供销社开始。1983年,全县供销社通过体制改革,恢复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又将按乡建社改为按经济区建社,县联社和各供销社都召开社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以后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商业普遍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多方开辟流通渠道,减少流动环节,生产资料也陆续进入流通领域。并放手发展个体商业,兴办各类市场,交流畅通,购销活跃。198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82亿元,农副产品采购总值1.57亿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2.12倍和1.15倍。

      四、农业

      余杭县农林牧渔副五业俱全,是浙江省和杭州市粮、油、丝、麻、菜、果、鱼、茶的供应基地。1985年农业总产值2.75亿元,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1.8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8.4%;林业产值1104万元,占总产值的4%;牧业产值5520万元,占总产值的20.1%;副业产值598万元,占总产值的2.2%;渔业产值1471万元,占总产值的5.3%。

      种植业以粮为主,是浙江省重点产粮县之一。1949年种粮2.64万公顷,总产5.95万吨,亩产150.5公斤。1964年,亩产443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间,粮食年总产徘徊在25万吨上下。1979年、1982年、1984年3年,粮食总产均超过40万吨,以1979年为最高,总产42.3万吨,亩产865公斤。1985年种植粮食3万余公顷,总产34.8万吨,亩产762.5公斤。

      经济作物品类繁多,其中蚕茧、络麻、油菜籽、茶叶、果蔬等,是全国或全省重点产区。蚕桑生产,历史悠久,始于秦汉,盛于晋后,明初县境内“桑树蔽野、户户皆蚕”,“公私仰给,维蚕桑是赖”,历清至民国不衰。抗战时期,遭到严重破坏。1949年桑园面积6573公顷,产茧815吨。1962年后,建立专业桑园,推广科学技术,蚕茧产量持续增长,1970年达到3000吨,1974年增至3759吨,为解放后蚕茧总产量最高的年份。1985年,因价格因素等原因,桑园面积减至4293公顷,产茧2090吨。茶叶生产始自唐代,历史悠久,1985年产茶3460吨。水果蔬菜资源丰富,名产甚众。

      林地集中于县境西北、西南丘陵山地。1970年后,提倡平原绿化,营造农田防护林,全县已有50余个村先后建成网、带、片相结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成为浙江省平原绿化先进县。1985年,全县有林业用地4.68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3.4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4.5%。其中竹林1.593万公顷,占46.39%;用材林、经济林等1.84万公顷,占53.61%。林木总蓄积量48.94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3748.18万枝。

      余杭县是杭州市的畜禽蛋副食品商品生产基地县。畜牧业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饲养种类历史上以羊为主,为闻名的湖羊羔皮的主要产地。解放后,饲养以猪为主,80年代,奶牛和家禽饲养量迅速增长,出现许多饲养专业户。湖羊饲养量大减,代之以产毛为主的绵羊。1985年,全县共饲养畜禽种类50余种,其中生猪全年饲养量51.75万头,年终存栏23.26万头,羊全年饲养量19.63万只,年终存栏15.71万只;家禽全年饲养量281.4万羽,年终存栏122.84万羽。

      余杭县10县内水域广阔,是省淡水鱼商品生产基地县。水产资源丰富,湖泊定居性、半回游性、河口性及山溪性鱼类均有,养殖鱼类主要为鲢、鳙、青、草、鲤、鳊、鲫。1949年,全县鱼类养殖面积2986公顷,鲜鱼年产量6100吨。1955年养殖面积增至4313公顷,产量增至7910吨。1960年以后,养殖面积和鲜鱼产量逐年下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产量回升。.1985年养殖面积5026公顷,鲜鱼产量1.19万吨。并逐步发展了鳗、虾等优质鱼类的饲养和滩涂养殖。余杭人多地少,素重精耕细作和水利建设。1949年全县有耕地4.95万公顷,人均1. 99亩,复种指数131.1%。1985年全县有耕地4.45万公顷,人均0.98亩,复种指数250.1%。1949~1985年,全县共投放水利建设资金5959.0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399.60万元。先后建成蓄水百万立方米以上水库5座,10~100万立方米水库23座,机电排灌机埠2155座(装机3964台、55,549千瓦)。至1985年末,全县共有各种蓄水工程1673处,有效灌溉面积65.63万亩,比1949年增长15.5倍,占耕地面积的98%,旱涝保收面积45.16万亩,占67.4%。

      农业机械化程度也逐年提高,1985年,耕作、排灌、脱粒的机械化程度已分别达到57.6%、94%、80.6%,全年农业用电平均每亩耕地203千瓦小时,化学肥料施用量,平均每亩耕地117.5公斤。

      五、工业

      秦汉时,县内已有缫丝、织绸等手工业,至晚清手工作坊的规模和数量都有了较大发展,开始引入机器缫丝。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塘栖镇创办的大纶丝厂,为清末浙江三大机械缫丝厂之一。而后工业发展缓慢,抗战中又遭日军破坏。至解放前夕,县内工业仍以手工业为主,有丝绸、土纸、雨伞、扇子、笔杆、造纸、服装、鞋革、铁器、竹器、木器等手工作坊250余家,私营工业企业有缫丝、酿造、小火电等20余家。

      解放后,凭借地处杭州近郊、交通便利的优势,以沪杭等大中城市为依托,工业得到较快发展。1978年,工业产值开始接近农业产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乡镇工业异军突起。1985年,全县有工业企业2207家。年末职工149,974人,全年总产值13.82亿元。其中国营企业91家,职工9576人,产值1.79亿元,占总产值的12.94%;县属集体企业213家,职工21,524人,产值2.99亿元,占总产值的21.68%;乡镇办企业598家,职工58,297人,产值5.62亿元,占总产值的40.67%;村及村以下的企业1305家,职工60,577人,产值3.42亿元,占总产值的24.71%。

      工业以丝绸纺织、机械五金、建筑材料、食品饮料四业为支柱,包括化工、造纸、冶金、电子仪表、塑料制品、服装皮革、工艺美术制品等32个行业。1985年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比例为74.40∶25.60。丝绸纺织业已形成缫丝、织绸、纺机制造、花本设计、印染、丝绸服装加工系列生产。1985年,全县丝绸纺织业年产值36,757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6.59%。

      六、商业

      余杭县11余杭地处杭州市近郊,商业历来发达。宋时,临平为杭州东郊著名市镇。明代中叶,塘栖镇已是江南大集。余杭镇和瓶窑镇则是浙西山货集散之地,山货行、过塘行曾盛极一时,“四时茶、纸、盐、米诸货毕集”。民国初,县境内已有集镇49处,商店3000余家。据《中国实业志·浙江省》记载,民国21年(1932年)环绕杭州的塘栖、临平、瓶窑、三墩、留下、乔司、良渚等市镇,商店都在50家以上,多者数百家。抗战期间,正常流通受阻,但在敌占区和游击区的结合部,如三墩、南涧、何家陡门等地,商业一时畸形发展,商贾云集,运销山货、土纸等商品。抗战胜利后,县内商业有所恢复,但未达战前水平。1949年解放时,共有大小商店4201家,资本总额301.7万元。50年代初,国营商店、供销合作社逐步占领市场。1979年以后,商业体制进行改革,流通领域开放。至1985年,全县有10,510个商业机构,从业人员26,364人,其中国营商业276个,3513人;供销社商业1080个,5665人;其他集体商业1469个,7900人;私营商业4727个,9286人。有各类集市贸易市场73个,全年成交额6922万元。对外贸易始于宋代,有茶茧出口。民国时期,出口产品有蚕茧、厂丝、茶叶、药材、丝绵、土纸等,多由本地私商办理,亦有外地客商就地设行收购,转运出口。50年代,出口货源由县供销社和农产品采购局组织。60年代,由县供销社、商业局经营。1978年,建外贸公司专业经营。1985年出口农产品36个品种、工业品80个品种、工艺品10个品种,以丝绸产品为大宗,外贸收购额2543万元。

      七、交通运输

      余杭县河道纵横,水路交通发达。境内主要航道有钱塘江、运河、东苕溪、余杭塘河、上塘河等航道以及县境内的王獐、武獐奉、闲林港、和睦港等航道。民国时期,只能通行50吨以下船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结合兴修水利,分期分批整治航道,提高航行能力。其中钱塘江可通150吨级船舶,运河可通120吨级,余杭塘河等四条可通百吨级。1985年全县航运量298.26万吨,周转量45,335.5万公里。

      公路建设始于民国11年(1922年)的杭余公路,这是省内第一条公路,以后杭徽、杭宁、杭沪、杭孝等公路先后建成,途经县境。抗日战争中,公路遭到严重破坏。解放时,境内仅临平、塘栖、余杭、瓶窑、黄湖等地通客车,通车里程130公里。1984年实现乡乡通公路。1985年通车里程535.9公里,其中国道2条,长52.9公里;省道6条,长108.52公里;专用线2条,长8.28公里;县乡道70条,长358.801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122万人,周转量2133万人公里;货运153.46万吨,周转量5618.71万吨公里。1982年,县内出现个体运输专业户,1985年有汽车及大小拖拉机6249辆,货运量53.66万吨,周转量1300.71万吨公里。

      境内铁路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985年贯穿县境的有沪杭与杭长两线,经过4个区14个乡镇,总长50.42公里,设有临平、乔司、三墩、仓前、石濑5个车站。

      八、邮政电信

      余杭县12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塘栖始设邮局,余杭设邮政代办分局。三十三年,塘栖设电报局。民国15年(1926年),余杭设电话公司。35年9月设杭县乡村电话管理所,37年设余杭县乡村电话管理所。至1949年,有邮电局所41处,邮路及投递线路单程总长182公里,并代办电报业务。长话电路5对,市话交换机容量90门;农村电话交换机容量107门。1951年,邮政、电信合并为邮电局。1969年,邮、电分设,1977年7月,再度合并为邮电局。1985年,有邮电局所72处,其中支局8个,邮电所6个,代办所52个。邮路和农村投递线路共139条,单程总长3940公里。全年出口函件、包件、汇票共391.22万张(件),订销报刊2248.66万份。有长话电路55条,市话交换机1000门,农话交换机103部,6420门,电报电路6条,全年邮电业务收入301.35万元。

      九、财政税收

      民国时期,财政岁入以田赋及附加为主,岁出则以行政经费为主。1949年,全县财政收入525.52万元,其中农业税收入522.66万元,占99.46%。以后企业收入和工商税收不断增加,成为财政收入的主体,农业税收则相对比较稳定。1985年,财政收入超亿元,达到14,050.6万元。其中农业税收入752.7万元,占5.36%;工商各税收入12,327.4万元,占87.74%;企事业收入921.6万元,占6.57%;其他收入48.9万元,占0.35%。财政支出,1952年前行政经费平均占80%以上。1953年后,文教卫生、工农业建设投资逐步增长。1985年,财政支出4124.2万元,其中文教、科学、卫生支出1526.8万元,占37.02%;农业、林业、水利支出667.8万元,占16.19%;行政管理支出560万元,占13.58%;基本建设投资195.3万元,占4.74%;抚恤、社救、福利支出150.5万元,占3.65%;工业、交通、商业支出39.7万元,占0.96%;其他支出984.1万元,占23.86%。

      十、金融保险

      民国前期,以民营典当、钱庄为主调节融通商业资金,发放平民质押贷款。开设最早的钱庄是创设于民国5年(1916年)的余杭镇永记钱庄。7年,杭县农工银行成立。以后在县内先后设立的银行有省级银行分支机构10家,县级银行5家,私营银行1家。1949年7月,人民银行余杭支行、杭县办事处先后成立,以后又发展了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专业金融机构。1985年,全县有金融机构114个。年末,银行、信用社存款总额39,577.6万元,其中城乡储蓄存款16,837.3万元,占存款总额的42.54%,人均储蓄存款204.83元。贷款余额41,181.6万元。

      民国35年(1946年),浙江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浙江地方银行杭县、余杭县办事处设立保险特约代理处,经营火险、运输险业务,临平邮局兼办储金寿险业务,至解放前夕终止。1951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余杭支公司、杭县特约代理处成立,办理财产强制保险、普通火险、运输火险、运输险和络麻、耕牛保险等险种。1959年机构撤销,1981年7月复建。1985年,共开办企业财产险、家庭财产险、运输工具险、农业险、货运险、团体人身意外伤害险、养老金等7个险种,各类承保户数99,660户,保险额96,467.5万元,保险费收入226.76万元,理赔支出119.14万元。

      十一、名优特产

      塘栖枇杷

      余杭县13塘栖枇杷以质优、量多而闻名中外。塘栖和江苏吴县洞庭山、福建莆田的宝坑、安徽歙县的三潭,并称为中国四大枇杷产地。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塘栖产枇杷,胜于他处,白色者上,黄次之”的记载。塘栖枇杷现有草种、白沙、红种三大类,40个品种。其中以软条白沙、红毛丫头、大红袍等品种为优。软条白沙肉厚而糯,汁多味甘,堪称枇杷之珍品,惜近来产量减少。大红袍果大肉厚,甜多酸少,种植广,产量稳,耐贮运。1980年,在第一届中国枇杷品比会上,“大红袍”名列红沙类鲜食和制罐两项第一,“软条白沙”名列白沙类枇杷鲜食之冠。塘栖枇杷在三四十年代时,年产一万吨上下。1952年,仍有面积1.37万亩,产量4775吨。70年代初,仅存4200亩左右,年产500吨上下,1985年面积回升至7352亩,年产675吨。超山青梅

      超山青梅素以果色碧绿,个大核小,味酸质脆,汁多爽口著名。除少数鲜食外,极大部分用来加工成盐梅干、青梅酒、梅酱、梅膏、梅醋及梅干、糖青梅、话梅、陈皮梅等蜜饯,早在民国初年就出口东南亚,是出口换汇价值较高的果品。民国22年(1933年),杭县超山一带,产梅2200吨。1953年产梅3355吨。以后因大气污染和价格等原因,大幅度减产,1985年仅产梅213吨。县有关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巩固超山青梅基地,有计划地开辟新的基地。

      小林黄姜

      小林黄姜产于小林、乾元、双林、塘南等乡。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小林已盛产黄姜,并因姜块大、肉质黄、辣汁浓、味清香而著名,以形如爪、皮淡黄、芽及分枝节处淡红、纤维少的红爪姜为最佳。解放初期,每年种植约2000亩左右,年产鲜姜1500吨。1985年种植3031亩,总产鲜姜约2000吨。

      大红袍荸荠

      沾驾桥乡一带出产的荸荠,以其个大、质脆、汁多、味甜、无渣而闻名。立春前挖取的荸荠,全身通红,色泽艳丽,故名大红袍荸荠,是传统特产。大红袍荸荠果菜兼用、生熟皆宜。1985年,种植26,551亩,总产3万吨。

      湖羊羔皮

      俗称“小湖羊皮”是余杭县传统特产。其皮板轻柔,毛色洁白,毛丝光亮,富有弹性。并可根据消费者的爱好,染成各种兽皮花纹。民国12年(1923年)即开始出口,许多国家的富豪巨贾,都把它视为珍品,有“世界软宝石”之称。西欧女士喜用来制作翻毛长短大衣、披肩、围巾、帽子。1957~1985年,全县共收购湖羊羔皮125.32万张,用以出口。

      径山茶

      径山茶是余杭县传统名茶,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径山采谷雨茗,用小缶贮以馈人”。南宋后期,日本佛学界名僧圆尔辨圆、南浦绍明等先后来径山参研佛学,回国时带去径山茶种和种茶、制茶技术,在日本推广。同时传去饮茶仪式,在日本传播,演变成为日本今日的“茶道”。1978年,县农业局帮助径山村恢复扩大生产。径山茶采制工艺精细,原料取谷雨前后一芽二叶初展,每制0.5公斤干茶通常需要2万至3万个茶芽。径山茶的特点是:外形细嫩显毫,色泽翠绿,茶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嫩绿,叶底明亮成朵。1979年全省名茶评比,被评为第一名,后连续3年评为一类名茶。1985年参加中国名茶评比,被评为商业部优质名茶。

      三家村藕粉

      沾驾桥乡三家村藕粉素以制作考究,色泽白里透微红,质地细腻,洁净清香著称。形呈片状,用两指捻之呈银光色,他处产的则为白色。冲泡后,呈藕红色,半透明状,晶莹似玉,味醇清香,是含多种营养成分、易消化吸收的滋补佳品。

      临平甘蔗

      临平一带种植甘蔗已有千余年历史,早在南宋,就已被列为贡品。临平甘蔗从颜色分,有青皮和紫皮两大类,以紫皮为佳。具有杆粗、皮薄、汁多、肉质细、渣如絮、无碎屑、味鲜美、耐贮藏等特点。解放初,年种1.5万亩,以后一度减至5000亩以下。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蔗农竞相种植,1985年种植2.6万亩。

      此外,尚有“东塘草鱼”、“三墩春笋”、“蒋村柿子”、“太山杨梅”、“余杭清水丝绵”等特产。

  •   自然环境

      余杭县3余杭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南端。地理坐标东经119°40′~120°23′,北纬30°09′~30°34,东西长约63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总面积1402.83平方公里。县境从东、北、西三面成弧形拱卫省城杭州。自东北至西南,次第与海宁、桐乡、德清、安吉、临安、富阳诸县接壤。东临钱塘江,西倚天目山,中贯东苕溪与大运河。一、地 貌

      余杭县处于杭嘉湖平原和浙江丘陵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层次分明,分布连片。大致以东苕溪为界,西为山地丘陵区,东为堆积平原区。

      山地丘陵区属天目山东麓和千里岗山脉余脉,占全县总面积38.52%。其中山地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北部,最高山峰是位于太平乡西端与临安县交界处的窑头山,海拔1095.2米。丘陵集中分布于县境西南、西北两翼。

      堆积平原区为杭嘉湖平原的一部分,占全县总面积的61.48%。根据成因,可分为河谷、水网、滩涂三类平原及钱塘江水域四个地貌单元。其中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南、中、北苕溪谷口至东苕溪一带,是全县耕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水网平原主要分布在运河流域。区内河流纵横,水源丰富,土质肥沃,气候条件好,是全县多种农副产品的主要产地。滩涂平原主要分布在上塘河两岸至钱塘江一线,农业种植水旱皆宜,以旱地作物为主,是全县棉、麻、桑、麦、油菜子、瓜类的主产区。钱塘江水域面积1073.3公顷。

      二、河 流

      东苕溪、京杭运河、上塘河与钱塘江是流经县境的四大江河。因地形差异,形成东、西两个不同水系:西部水系为天然河流,以东苕溪为主干,支流众多、呈羽状形;东部水系多属人工开凿的河流,以京杭运河和上塘河为骨干,河港交错,湖泊棋布,呈网状形。钱塘江从县境东南边缘流过,通过七堡船闸与县境内河流沟通。

      东苕溪

      源出天目山马尖岗,由中桥乡入县境,接纳中苕溪、北苕溪后经瓶窑镇(瓶窑镇以上干流习惯称南苕溪)、安溪乡、獐山镇入德清县境。境内长45公里,年平均径流量9.85亿立方米,常年水深3米。

      京杭大运河

      自桐乡县大麻乡入境,流经博陆、五杭、塘栖等10个乡镇,进入杭州市区。境内长31.27公里;年平均径流量3.39亿立方米;常年水深3.5米。水位比较稳定,连接众多河流,形成水网,利于航运、灌溉和水产养殖。运河两侧,有荡漾77处。最大的三白潭漾,面积96.8公顷。

      上 塘河

      始自杭州,流至星桥乡入境,经临平镇,东入海宁县境。境内长11.37公里,常年水深2米左右。

      三、气 候

      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等温线横贯县境中部,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8.5℃;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3.5℃。平原地区常年3月中旬终霜,11月下旬初霜。年雨日140天左右,全年降雨量1150~1550毫米。

      县境内洪涝、干旱、台风、冰雹、低温冻害等灾害性天气均有发生,而以洪涝为最,干旱次之。据史料:从西晋咸宁四年(278年)至1985年的1707年中,发生水灾年份186年。从西晋咸安二年(372年)至1985年的1613年中,发生旱灾年份139年。

      四、土 壤

      据土壤普查,全县土壤共6个土类、14个亚类、40个土属、81个土种。其中红壤土类分布最广,占全县山地面积的85.9%,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8.9%。水稻土土类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66%,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6.7%,全县51个乡镇均有分布。潮土土类面积占全县可耕地面积的28.8%,分布于滨海、水网、河谷平原。盐土土类不多,主要分布在下沙乡。

      五、资 源

      县境内已探明的矿种有22种,其中大型矿床3处,中型矿床8处。燃料矿产有天然气、泥炭;黑色金属矿产有磁铁矿、赤铁褐铁矿、铁钼矿、锰矿;有色金属矿产有铜矿、铅锌矿、铜钼矿、钼矿、锡矿;非金属矿产有萤石矿、石灰岩矿、白云岩矿、重晶石矿、高岭土、膨润土、粘土。

      全县常年可利用水13.3亿立方米。

      野生动物的主要种类,鸟类有32种、哺乳类有23种、两栖爬行类有27种、鱼虾类有26科、昆虫类有855种。

      野生植物主要为:竹类有毛竹、早竹、苦竹、浙江刚竹、浙江淡竹等竹种;树种有495种,分属77科。其中受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水杉,二级保护的有银杏、华东黄杉、水松、鹅掌楸、杜仲、夏腊梅、金钱松、福建柏,三级保护的有翠柏、凹叶厚朴、天竺桂、油杉、红豆杉、天目木姜子。中草药,人工栽培22种,野生80余种。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