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喀拉喀托火山

喀拉喀托火山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喀拉喀托火山(Gunung Krakatau )。喀拉喀托火山(6°6′27″S, 105°25′3″E;印尼语:Krakatau)位于印度尼西亚巽他海峡中,拉卡塔岛附近。它是一座活火山,在历史上持续不断地喷发,最著名的一次是1883年等级为VEI-6的大爆发,释放出250亿立方米的物质,远在毛里求斯岛都能够听到这次喷发的剧烈声响,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这次喷发以及继发的海啸摧毁了数百个村庄和城市,36417人死于非命。1883年8月27日,荷属东印度群岛上的喀拉喀托火山发生四次大规模喷发。原有的喀拉喀托火山的三分之二在爆发中消失,新的火山活动自1927年又产生了一个不断成长的火山岛。

  •   相关历史

      火山背景亚洲活火山,为第四纪喷发的火山。也是近代喷发最猛烈的一座活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与爪哇岛之间的巽他海峡南口的拉卡塔岛。海拔813米。自上一个世纪以来发生过一系列的喷发。最初火山口及火山锥都没于海中,露出海面以上的部分成为海上小岛。以后火山再度喷发,在老的火山口内形成一些新的火山锥,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岛屿。

      火山历史最猛烈喷发以后又几经喷发,其中以1883年8月27日的大爆发最猛烈,喷出大量石英安山岩质浮石及火山灰,使原有75平方公里的海岛(火山所在地)崩毁2/3。火山灰直达80多千米的高空,复盖周边地区,导致3天不见太阳。长时间飘荡全球,使此后整整一年在地平线上的日照呈现奇妙的红晖。火山爆发时,3500公里以外可闻爆炸声,而80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布满了下落的火山灰。火山爆发时强烈的气流甚至摧毁了1300千米以外位于马来半岛吉兰丹与丁加奴两州的部分森林。这次火山爆发还引起强烈的地震和海啸,海浪高达30~40米,摧毁了附近许多城镇和村庄,死亡3.6万多人。环抱的火口湖深达 274 米/在残余的岛屿之上复盖了厚达100米的火山灰及浮石层。1928年火口湖中冒出一座新山峰,被命名为阿纳喀拉喀托。此后,在1935年、1941年年又多次喷发。50~70年代仍有喷发活动,平时多冒蒸气。70年代起,供旅游、体育及科研工作者登山观察。

      1883年8月27日是人类已知喀拉喀托火山大爆发最猛烈的一次,Keys,K. Wohletz,K.等人提出535年喀拉喀托火山有一次大喷发,甚至比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发更大,可能引起535-536全球的气候变化。

      喀拉喀托火山位于沿着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的会合处,即一条频繁的火山和地震活动带。在过去百万年以内的某个时候,这座火山形成一座由火山岩流构成的圆锥形山体,交叠铺垫着火山渣层和火山灰层。火山锥从其底部(在海平面以下300公尺〔1000英尺〕)耸起,突出于海面之上约1,800公尺(6000英尺)。后来(可能是在西元416年),山体顶部遭毁,形成直径约6公里(4哩)的破火山口或碗形凹地。破火山口的一部分突出于水面形成4座小岛:位于西北的塞尔通岛(Sertung,维尔拉登〔Verlaten〕岛),东北的朗(Lang)岛和波利什哈特(Polish Hat)岛,南面的拉卡塔岛。多年以后,又形成3个新火山锥,并逐渐合成一座岛。这3个火山锥中最高者上升到海平面813公尺(2667英尺)。

      1883年前可记载喷发1883年以前唯一被证实的喷发是在1680年发生的一次中等程度的喷发。1883年5月20日,喀拉喀托火山爆发锥再度活跃起来,火山灰云高达10公里,爆炸声在160公里以外的巴达维亚(Batavia,雅加达的旧称)都能听到,但在5月末,火山活动已平息下来。6月19日又活跃起来;8月26日变成阵发性喷发,当天下午1点开始发生首波的一连串特别强烈的爆炸;下午2点火山灰的黑云窜升到喀拉喀托以上27公里的高空。8月27日上午10点达到最剧烈的程度,发生许多巨大爆炸,远在3500公里外的澳大利亚都可以听到,火山灰喷到80公里的高空。大气中的压力波在全球各地都有记录。爆炸次数在那一天内逐渐减少,到8月28日早晨,火山才平静下来。此后数个月内和1884年2月还继续有一些小喷发。

      喀拉喀托火山2喀拉喀托火山喷洒到空中的岩石碎块几乎有21立方公里,大量火山灰落在广达80万平方公里(30万平方里)的区域内。火山附近大量浮岩堆厚到使船只难以通行。空中的火山灰使周围地区有两天半的时间笼罩在黑暗中。细微的尘埃数次围绕地球飘行,造成次年一整年都出现壮观的红橙色日落景象。

      爆发后,仅有一座小岛保留在一块盆地内,盆地由250公尺(约900英尺)深的大洋水复盖,岛的最高点在水面以上约780公尺(2560英尺)。维尔拉登岛、朗岛和拉卡塔岛残存的南部积留了60公尺(约200英尺)厚的火山灰和浮岩块。这种物质经过分析后发现,它很少含有原中央火山锥的岩屑构成;其中旧岩石的碎块总计尚不足该岛丢失部分的体积的10%。这种物质大部分是从地壳深处涌上来的新岩浆,由于岩浆中所含气体的膨胀,多数形成浮岩,或被完全炸开形成火山灰。因此,原来的火山锥并未像人们最初以为的那样被炸到空中,而是由于大量岩浆从底层岩浆库涌出,以致火山顶崩塌并沉没下去。

      火山造成损失喀拉喀托火山几无人居,因此在爆发时当场死亡的人极少。但是,火山的倒塌激起一连串的海啸或地震潮波,据载,远至南美洲和夏威夷都发生了海啸。在最猛烈喷发之后,最大的波浪高达37公尺(120英尺),造成爪哇和苏门答腊的沿岸附近几座城市约有3.6万人丧生。喀拉喀托岛群上的生物都被埋在厚厚的火山灰层之下,动植物在5年之后才恢复生机。

      喀拉喀托火山维持多年的平静后,在1927年12月又沿着先前火山锥的同一路线在海底再次喷发。1928年初,一座火山锥突出海面,到1930年已变成一座小岛,名为阿纳喀拉喀托(Anak Krakatau,意为"喀拉喀托之子")。从那时起,火山活动断断续续地发生,这座火山锥现已继续升高到海面以上约300公尺(约1000英尺)。

  •   相关岛屿

      Anak Krakatau(喀拉喀托之子)是1927年6月才冒出海面的火山岛。最初该岛被海浪的力量所拍打削平,但最终火山的生长速度超过了海浪的侵蚀速度。1930年8月,喀拉喀托之子终于成为永久岛屿,自那以后一直是火山学家研究火山岛形成的对象。自1950年代开始,该火山岛以每星期约13厘米的速率持续增高中。

  •   简介

      地理位置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位于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巽他海峡。现在海拔813米,水上面积10.5平方公里。

      火山爆发简述喀拉喀托火山1火山活动力的强弱,不决定于火山的大小高低,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虽然不很大,但活动力极强,其1883年的大爆发,震动了世界。其强大的爆炸力,据专家估计相当于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的12000倍。其爆发产生的轰鸣声,使远在4800公里以外的毛里求斯也听到了,在爆发后4小时里,喀拉喀托火山发生了4次超大规模的爆炸,最后一次爆炸最猛烈,喷出的气体和火山灰构成云雾,冲上了80公里的高空。这次大爆炸使原岛(即原喀拉喀托火山)在水上的45平方公里土地,约有三分之二陷落到了水下。这次爆发还引起了强烈的地震和海啸,海啸激起的狂浪高达 20-40米, 超过10层楼高,致使海水侵入到爪哇和苏门答腊岛的内地,摧毁了295个村镇,夺去了约50000人的生命。

      地震和海啸引起的狂浪,还冲出海峡,冲决了印度加尔各答和澳大利亚帕斯等大海港,甚至冲到了南非好望角等地以及西欧海岸。据说狂浪从喀拉喀托冲出,到达西欧海岸时,全程只用了32小时,在此期间,汹涌的狂浪共沉没了各种船舰约6500艘。在船舰上遇难的人们,多数是莫名其妙,不知所以。

      1883年5月20日开始的这次大爆发,到当年8月27日基本上平息了,历时99天。在火山爆发期间,其喷发物散落到半径约为237公里的范围内, 在喀拉喀托周围74-93公里距离内的岛屿均遭到了灼热喷发物的侵袭。有人形容这次大爆发是"声震一万里,灰撒三大洋"。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