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

查字典地理网 2015-08-28

由于地球运动的特征,决定了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和季节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的五带和四季,地球的运动是非常复杂的,它是多种形式运动的综合。这篇文章写的主要是对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做出解析。

一、昼夜、四季和五带

生活在温带地区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四季指的就是地球上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常识告诉我们,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区,冷暖状况是不同的。通常纬度愈低,愈炎热;反之,纬度愈高,愈寒冷。五带指的就是地球上随纬度的不同,而划分出的热量带。

四季和五带的明显特征是温度的差异。温度的高低是由接收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决定的。而地球上某地点接收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有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一是日地距离的变化;二是日照时间的长短,也就是昼长的变化;三是太阳照射方向,即太阳相对于某地点的高度角。这三个因素中,日地距离的变化是全球性的因素,即全球接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随日地距离的变化而改变。根据计算,得出地球在近日点时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比在远日点时约多6.9%,而地球在近日点时,北半球正是最寒冷的时期,在远日点时,正是最炎热的时期。南半球相反。可见,日地距离的变化对四季的形成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当地球处于近日点时,北半球是冬半年,可以减弱其寒冷程度,而此时南半球正是夏半年,可以增加其炎热程度;当地球处于远日点时,北半球是夏半年,可以减弱其炎热程度,南半球是冬半年,可以增加其寒冷程度。由此可见,日地距离的变化对于四季的形成意义不大,它只在很小的程度上减弱了北半球的炎热和寒冷程度,而增强了南半球的炎热和寒冷程度。

二、太阳回归运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地轴相对于黄道面是倾斜的,即存在着一个23°26′的黄赤交角,这个角度值是相对不变的;二是地轴的倾斜方向在较长时期内是不变的,特别是在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内,地轴有个稳定不变的倾斜方向,即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相对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的。

地球的运动在天球上,表现为太阳在黄道上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黄道上看太阳的周年运动是永远向前的,即只有太阳黄经的改变。但是,在天赤道上看,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则表现为太阳对于天赤道的往返穿越运动。即天球上的太阳,半年在天赤道以北,半年在天赤道以南;半年向北运行,半年向南运行。太阳的这种周期运动是太阳周年视运动的一个侧面,称为太阳的回归运动。

因为太阳的一次回归运动是以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为标志的,所以,回归年就是太阳回归运动的周期。

三、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

太阳的回归运动表现为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当太阳在天赤道以北的黄道上运动时,太阳赤纬值为正值,即从北半球的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赤纬值大于0°;当太阳在天赤道以南的黄道上运行时,太阳赤纬值为负值,即从北半球的秋分到次年春分期间,太阳赤纬值小于0°。当太阳由南向北运行时,即从北半球的冬至到次年夏至期间,太阳赤纬值逐渐增大;当太阳由北向南运行时,即从北半球的夏至到冬至期间,太阳赤纬值逐渐减小。从定量的角度来讲,太阳视位置在春分点时,赤纬为0°;在此之后,太阳视位置移向天赤道以北,其赤纬值则不断增大,当移到赤纬值是+23°26′时,即为夏至点,此时是太阳视位置赤纬的最大值;尔后,太阳视位置向南移动,赤纬值又逐渐减少,赤纬值减小为0°时,即为秋分点;太阳继续向南运动,赤纬变为负值,当移动到赤纬值为-23°26′时,即为冬至点,太阳视位置赤纬达到最小值,从这以后,太阳返回向北移动,赤纬逐渐增大,最后回到春分点,赤纬又为0°。这样,太阳就完成了一次以一年为周期的运行。由于太阳周年视运动,年复一年,太阳视位置循环往复于冬至点到夏至点之间,即太阳的赤纬变化于(+23°26′)~(-23°26′)之间。太阳赤纬的变化周期同太阳的回归运动周期相同,即都是回归年。

太阳的视位置由春分点经夏至点到秋分点,太阳赤纬变化在0°~+23°26′~0°的范围内,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的视位置由秋分点经冬至点到春分点,太阳赤纬变化在0°~(-23°26′)~0°的范围内,是北半球的冬半年。由此可见,地球运动导致的太阳回归运动是形成四季交替的最根本原因。

四.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变化

太阳的回归运动,直观地反映在地球上,就是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南北两侧的周年性往返运动。

太阳直射点就是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地表上的点。当太阳直射时,太阳位于该地点的天顶位置。因为太阳和地球都是球体,只有太阳中心与地球中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相交的那一点,太阳光才是垂直照射的。因此,在任何时刻,太阳直射点只有一点。地球在持续地自转,太阳直射点也就随之不断移动。由于太阳赤纬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在一天的时间里可以认为是一个固定的常数。所以可以认为,在一天的时间里,太阳直射点基本上是沿着同一条纬线移动的。这样,随着太阳在天球上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也就在地球赤道南北两侧来回移动,即半年在赤道以北,半年在赤道以南;半年在向南移动,半年在向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移动有一个规律,即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总是与太阳赤纬数值相对应。当太阳赤纬为正值时,则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其地理纬度与太阳赤纬值相等;当太阳赤纬为负值时,则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其地理纬度与太阳赤纬的绝对值相等。例如,当太阳赤纬为15°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北纬15°;当太阳赤纬为-15°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则在南纬15°。

太阳赤纬之所以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相对应,原因在于:地球上某地天顶的赤纬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某地时,则说明太阳一定位于该地的天顶处,也就是说,此时该地的天顶的赤纬即是此时太阳的赤纬。又知道,某地天顶的赤纬和地理纬度都等于天极的高度。所以,当太阳直射某地时,太阳的赤纬与该地的地理纬度是相等。以上的论证是以北半球为例的,在南半球这种关系仍是成立的,只不过要考虑到赤纬的正负号,即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当地的地理纬度与太阳赤纬的绝对值是相等的。

太阳赤纬变化于(+23°26′)~(-23°26′)之间,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范围在北纬23°26′。到南纬23°26′之间。也就是说,在太阳的回归运动中,太阳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北界是北纬23°26′,最南界是南纬23°26′。因此,人们规定,北纬23°26′是北回归线,南纬23°26′是南回归线。

五、昼夜长短

日照时间的长短是地球上冷热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某地日照时间长,就意味着可以接收较多的太阳辐射能量,就会热一些,反之则要冷一些。决定日照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昼夜的长短变化。

1.晨昏圈和昼夜交替

地球是个非透明的球体,阳光只能照亮它的一半。阳光照射的半球为昼半球,该半球处于白昼状态;背着太阳的半球为夜半球,该半球处于黑夜状态。随着地球自转,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在地表不断地移动着。从夜半球到昼半球的昼夜界线为晨线;从昼半球到夜半球的昼夜界线为昏线。晨线和昏线都是半圆弧,二者构成地球上的一个大圆,叫做晨昏圈。由于地球的自转,晨昏圈通过的地方,就是该地一天中的早晨或黄昏。昼半球和夜半球是不断相互交替出现的,这种现象称为昼夜交替。

2.昼夜长短的计量

晨昏圈一般都把地球的纬线分成两部分,即两个弧段。位于昼半球的那段纬线,称为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那段纬线,称为夜弧。昼弧和夜弧的相对长度,决定着某纬线上各点的昼夜长短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若夜弧长于昼弧,则昼短夜长;若昼弧等于夜弧,则昼夜等长。

3.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当半昼长和昼长均为0,该日当地24小时都是黑夜。这种夜长持续24小时的现象,称为极夜。

一般情况下,极昼、极夜现象都是发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现象,而不仅仅是某一条纬线上的现象。因为太阳赤纬的变化范围为-23°26′~+23°26′,所以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为北纬66°34′至北极,和南纬66°34′至南极。我们把北纬66°34′和南纬66°34′的纬线分别称为北极圈和南极圈。另外,虽然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范围内,都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是情况还是有所不同。在极圈上,一年内极昼、极夜现象的日数分别只有1天(24小时),随着纬度的增高,极昼、极夜现象的日数将增多,在地球两极,除二分日太阳在地平圈上周日视运动之外,一年皆处于极昼和极夜之中,即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由此可见,随纬度的增加,昼夜长短的变化越来越大,即昼长年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赤道上,昼夜终年等长,昼长年较差为0,到南北极圈上发展到了极端,最长昼达24小时,最短昼仅为0,昼长年较差达24小时。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极昼极夜的日数,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多,到了极地达到最大值。但是,不论在哪个纬度,当地的全年平均昼长和平均夜长都是相等的,都是12小时。

4.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在同一地点,纬度是个常数。因此,昼夜长短随季节的不同而改变。这种情况在中高纬地区更为明显,中纬地区的人们总结出这样的谚语:“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这里所说的月份是指我国的农历而言。而这种情况在赤道上是不存在的,赤道上始终是昼夜等长。

昼夜长短是以回归年为周期随着季节有规律地变化着,造成昼夜长短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期性的移动,而这种移动是因为太阳赤纬(δ)在-23°26′~+23°26′之间,呈周期性地变化,也就是太阳的回归运动造成的。

5.影响昼夜长短的其它因素

关于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和季节变化,是一种理论上的结论,它是在“理想状况下”的产物,即地球是个正球体、太阳光线是平行光、地表没有大气对于太阳光的折射作用,并且地表各地点无海拔高度的差异,昼长以太阳中心升落地平的时间来计算等。事实上,昼夜长短还受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其中,以下两个因素是必须考虑的:

第一,太阳的视半径。在天球上,太阳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圆面,它的视半径大约是16′。所以,实际上日出时,视太阳中心并未在东方地平圈上,日没时,视太阳中心也并未在西方地平圈上,都是位于地平以下16′。因此,实际上以太阳边缘出地平和落地平而得到的昼长,要比以视太阳中心为参考点而计算的昼长要长一些。

第二,地球大气的折射作用。地球周围存在着一层很厚的大气,由于大气的折射作用,当视太阳中心位于地平圈上时,实际上,太阳中心却位于地平线以下34′。

所以当我们看到太阳的上边缘与地平线相切时,即日出和日没的瞬间,太阳的中心实际上位于地平线以下50′处。

因此,实际上地球上的晨昏圈并非一个大圆,无论在什么季节,晨昏圈都不会以地心为圆心,昼半球向四周扩大了50′,夜半球相对缩小50′。昼长在全球加长,夜长则缩短。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的现象也就不存在了。南北两极极昼的范围都有所扩大,极夜的范围均有所缩小,极昼的日期多于极夜的日期。又由于地球公转速度的不等,当北半球处于夏半年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处于冬半年时,公转速度较快;南半球正相反。所以,北半球的极昼日期多于南半球,极夜日期少于南半球。

另外,昼夜长短还受局部性的因素影响。例如,地势的高低,站在高山上,能早些见到日出,较晚见到日没,所以高山上的白昼长于同纬度的平地。

由此可见,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南北纬23°26′之间的移动,是太阳赤纬周年变化的直接结果,它们又都是太阳的回归运动的反映。

六、太阳高度

地表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与昼夜长短关系密切。但是,日照时间的长短不是影响地表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少的唯一决定性因素,而太阳的照射方向影响更显著。因为,一束太阳光,垂直照射地面,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能就多;而斜射地面时,被照射的面积扩大了,而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能减少了。例如,在极地处于极昼时,终日有太阳的照耀,日照时间可谓最长,但是那里的温度仍然低于中低纬地带。这是因为太阳光线与地各夹角太小,影响了地面上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能。因此,太阳的照射方向是四季和五带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太阳照射方向的变化的直观表现,就是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的计量

高度是地平坐标系中的纬度,太阳高度就是太阳在天球上相对于当时当地的地平圈的高度角。在观测时,就是太阳在当时相对于观测者的仰角。如果太阳高度是90°,则太阳光线直射头顶,太阳位于天顶的位置;如果太阳高度是0°,则太阳光线平行于地面,太阳位于地平圈上。

太阳高度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季节因素;二是地理纬度;三是太阳时角,也就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已知这三个值,就可以算出某地点任何时刻的太阳高度值。我们知道,太阳高度在一日内是变化的,太阳出没地平时的高度都是0°。出地平以后,高度增大,到了正午时,太阳上中天,此时高度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午后,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太阳高度的这种变化不受纬度和季节的制约。正午太阳高度,对于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意义,它的变化是地表温度呈季节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2.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

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的纬度上为90°,从这里开始,向南向北同时降低。某地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相差多少度,则太阳高度也就降低多少度。例如,当太阳直射在北纬20°的时候,北纬40°的太阳高度,比北纬20°减少40°—20°,为90°—20°,即70°。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高度终年都很大,在南北回归线上,最小值仍为43°8′,全区各地每年都至少有一次太阳直射,除南北回归线之外的任何地点,每年都有两次太阳直射,即太阳高度是90°。所以,太阳高度在本区的变化范围为43°8′~90°。

在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太阳高度变化最明显,在回归线上最大值达到90°,在极圈上最小值仅为0°,所以,太阳高度在本区的变化范围为0°~90°。

在极圈至极点之间,太阳高度终年较小,当本半球为冬半年时,还出现了负值。变化范围从极圈上的46°52′到极点的-23°26′之间。

南北半球纬度相等的地方,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也相等,但是极值的日期相反。如果北半球某地出现极大值,则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地方出现极小值。例如,南北极圈上,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都是由0°至46°52′,极值日期正相反,夏至日北极圈上出现一年中的极大值,而南极圈上则出现一年中的极小值。

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是由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期性移动所致。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是太阳赤纬变化的反应,也是太阳回归运动的结果。因此,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太阳回归运动的必然产物。

七、地球上的四季

1.四季递变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当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决定了温度的变化。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冷变热。

从春分经夏至到秋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南半球处于冬半年。在此期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处于极昼,南极处于极夜;北回归线以北的太阳高度始终大于平均值,南回归线以南则小于平均值。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北方的地平圈上。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均升起于正东方,降落于正西方。

从秋分经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处于冬半年,南半球处于夏半年。在此期间,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和太阳高度,都同上述情况相反。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南方的地平圈上。

从夏至经秋分到冬至,北半球由夏半年变为冬半年,南半球由冬半年变为夏半年。在此期间,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极昼带逐渐缩小;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极夜带逐渐缩小。北回归线以北太阳高度一直在减小,南回归线以南则在增大。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出升方向由东北变为东南,降落方向由西北变为西南。秋分日由正东升起,正西降落。

从冬至经春分到夏至,北半球由冬半年变为夏半年,南半球由夏半年变为冬半年。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和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上述情况相反。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的方向由东南变为东北,降落方向由西南变为西北。

从冬至到春分和从夏至到秋分,全球各地昼长都向平均值(12小时)接近,极昼、极夜的范围都逐渐缩小。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的太阳高度都在向平均值接近。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方向逐渐接近正东,降落方向接近于正西。

从春分到夏至和从秋分到冬至,全球各地昼夜长短都在向极值变化,极昼、极夜的范围都逐渐扩大。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的太阳高度也趋向极值。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落的方向,分别向东北、东南和西北、西南移动。

2.四季划分

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强调四季的天文意义,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

西方四季划分更强调四季的气候意义,是以二分二至日作为四季的起始点的,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这种四季比我国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从天文意义上讲,我国的以四立为划分四季界限更为科学。

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都等于全年的平均值,具有从极大值(或极小值)向极小值(或极大值)过渡的典型特征。因此,把春分作为春季的中点,和把秋分作为秋季的中点是非常合理的;夏季里,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该日地表获得太阳能量是最多的。所以,夏至作为夏季的中点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为冬季的中点也是很科学的。

但是,从实际气候上讲,夏至并不是最热的时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时候,气温高低的极值都要分别推迟1~2个月。我国有“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别安排为夏季和冬季的开始日期,与实际气候能更好地对应。所以,西方四季划分更能体现实际的气候意义。

无论是我国的具有天文意义的四季划分,还是西方具有气候意义的四季划分,都是天文上的划分方法。这是因为,二分、二至和四立在天文上都有确切的含义,都是把全年分成大体相等的四个季节,每个季节三个月,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它们都不能反映各地气候的实际情况。通过这种方法划分的季节,就是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是半球统一的。在半球的范围内,每个季节有统一的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并且在半球范围内,每一地点均存在着这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是等长的。

为了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划分四季常采用气候上的方法,例如,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并且规定: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按此标准划分四季,中纬地区季节与气候相一致,低纬地区和极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温度变化很不明显。同时,在中纬地区,各季的长度也不一样。这就是气候四季。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

天文四季具有理论意义,气候四季具有实用价值。天文四季是气候四季划分的基础。天文四季是半球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气候四季则是局部区域(中纬地区)统一的。天文四季的划分取决于天文现象的变化,气候四季的划分取决于气温的变化。无论哪个半球的哪个地点,都有等长的天文四季;而气候四季则在同一地点也不一定等长。这是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的主要不同之处。

八、地球上的五带

地球上的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五个热量带,总称为五带。

1.五带的划分

五带的划分是由天文因素来决定的,即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划分的。所以,按这种方法划分的五带也是一种天文五带。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最明显的分界线是极圈,它是有无极昼和极夜的分界线;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最明显的分界线是回归线,它是有无太阳直射的分界线。

五带的划分原则是,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及有无正午太阳直射。有极昼和极夜的地带,称为寒带;有正午太阳直射的地带,称为热带;既无极昼和极夜现象,又无正午太阳直射的地带,称为温带。

2.五带的特征

热带地处赤道南北两侧,位于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南北跨纬度46°52′,占全球总面积的39.8%。此带中,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变化幅度为0。从赤道到南、北回归线昼夜长短的变化越来越大,到回归线上,昼长年较差达到2小时50分。这个带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是五带中最小的,即从0~2小时50分。

热带以赤道为对称轴分布于南北两个半球,太阳的直射点始终在赤道南北来回移动。所以,热带太阳高度终年很大。在赤道上,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即两次太阳高度为90°,虽然有两次最低值,仍为66°34′;在回归线上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即一次太阳高度为90°,虽然有一次最低值为43°8′,即是热带中太阳高度的最低值,但是和其它热量带中太阳高度的最低值相比仍是最高的。

因为太阳高度大,所以热带是全球获得太阳能最多的地带,气温也最高。同时,全年温度差异很小,并无明显的气候四季,一般只有热季和凉季或雨季和干季之分。

温带是地处北回归线到北极圈和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的地带,各跨纬度43°8′。全球无统一的温带,分为北温带和南温带。温带的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52%。此带不仅是全球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变化最明显的地带,也是气候四季变化最突出的地带。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是:一年中只有一次最大值和一次最小值,各地的昼长年较差很大,从回归线上的2小时50分,到极圈达到24小时,即出现了极昼和极夜现象。太阳高度变化很显著,从回归线上的90°~43°8′,到极圈达到46°52′~0°之间,一年中太阳高度也有一次极小值和极大值。

温带不但四季分明,而且南北温带的天文四季变化相反,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反之亦然。由于本带的上述特征,致使本带呈现出典型的过渡地带的特征,是南北半球从各自的热带到各自的寒带的过渡地带。

寒带是地处北极圈到北极和南极圈到南极之间的地带,分为北寒带和南寒带,各跨纬度23°26′。由于它们分别是以北极和南极为中心的,所占面积最小,仅占全球总面积的8.2%。这个带的突出特征是极昼极夜现象,从春分之后,北极出现极昼,南极出现极夜,日复一日,极昼极夜范围不断扩大,到了夏至均达到最大值,全区分别处于极昼(北寒带)和极夜(南寒带)之中。这种现象到秋分才逐渐恢复到春分时的情况,这后,南北半球向相反变化,到了冬至,达到了极端,即北寒带完全是极夜,南寒带完全是极昼。本区终年太阳高度很小,在极圈上最大值仅为46°52′,在极地最大值仅为23°26′,最小值为-23°26′。

由于上述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特征,致使此带获得太阳能量很少,气温终年很低,特别是在极夜期间,气温更低,气候四季不明显。

五带的分布表明,地球在太阳系的大环境中,各地接受太阳能的不均匀。热带在五带中获得太阳能最多,温度最高,寒带则是五带中获得太阳能最少的,温度也是最低的;温带处于两者的过渡区。由于有这种热量的差异,便形成了大范围的热量交换,交换的介质主要是大气和水分。这对于全球性的大气环流、洋流的形成与分布有重要的意义。交绥的地带便是温带,冷暖气流交替控制形成了温带四季分明的特点。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地理视频

人教版地理七上-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视频实录-南京市

人教版地理七上-3.4《世界的气候》教学视频实录-廖丽冰

人教版地理七上-3.4《世界的气候》教学视频实录-李晓君

人教版地理七上-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视频实录-田亚梅

人教版地理七上-3.1《多变的天气》教学视频实录-邹静

人教版地理七上-3.4《世界的气候》教学视频实录-李洁

人教版地理七上-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视频实录-张阳

人教版地理七上-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视频实录-许华

人教版地理七上-3.4《世界的气候》教学视频实录-杜青秀

人教版地理七上-3.4《世界的气候》教学视频实录-黄山市

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资料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地理教案
地理课件
地理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