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名师指导:2016高考新课标2卷地理试题解析

名师指导:2016高考新课标2卷地理试题解析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6-12 发表|教学分类:学习资源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真题】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1—2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 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 投入更少,生产成品更低

【杨翌老师解析】

我们说庄园经济是实现农业聚集化生产模式。获得了地标的认证,该县的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今年的全国二卷的考题跟以往都一样,都是建立在以材料和图形为基础上,去出相应的考题的。所以第一道题他问到了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是当地要拥有哪一个。我们看A是丰富廉价劳动体,B是知名品牌和农产品。我们应该排除D,A廉价劳动力不是很好的。大家应该在B和C纠结,C是材料中没有提到的,所以我们直接可以选择B,就是知名品牌的农产品。我们在整个材料中有一个观音茶,获得了中国地理标识的认证。

第二道题说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在茶庄园更突出的优势是什么?一个是品牌更多,市场更广,产品更多,投入更少。我们知道生态农业当然是以生态为基础,但为了使我们的产品更加有特色,有明显的品牌标识。所以按照我们大体的思路,正确的答案选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B,市场更广,价值低廉,跟我们整个生态理念不相符。而投入更少跟我们说茶种植、茶加工、旅游文化,这种不相符。A和C品牌更多,环境更优,我们的目标肯定是效益和环境为基础。

【真题】

【杨翌老师解析】第二组题,三到五题。我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组装,图一示意的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我们能看到随着时间的变更,大体上由日本转移到韩国,又到马来西亚、到中国、到云南,完全是按照整个国家的发展趋势,然后逐渐的由较发达地区向较为落后的国家转移,所以说影响日资家电产业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第一道题应该是B,因为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落后的国家,劳动力成本肯定是较转出国家要便宜的。我们看这个大体的趋势,为了市场规模和技术水平进行一个转移的。像原材料成本,因为我们前面已经界定了这是一个家电的组装厂,所以原材料的成本相对而言是没有明确指向的。第二个说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多于中国,但是人少于中国,这是为什么。我们前面强调了越南和中国的比较问题,而且时间点确定在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当时的中国是什么状态,我们不可能是技术水平超高,我们的劳动力素质也没有特别明显的指向,但是跟越南不一样的是,我们的市场是非常广大的,或者我们的市场前景非常广大,所以答案选A。尤其是基础设施水平和劳动力素质,这三方面都是要建立在整个国家经济相对发达的基础上,来去进行考虑的。而当时的时间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正处在发展的阶段,所以没有明确的指向。而跟越南比较的话只能是从国力、人口数量、市场前景进行比较。

第五题在日资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战略是什么。既然说到了中国的战略,A说加大政府支持,吸引日资回归。我们未来的发展策略一定是以自主品牌或者国家的品牌为主导,比如说现在非常有竞争力的华为就是明显的代表,这是我们目前的趋势。所以不可能吸引日资回归,同时说进口越南产品,我们一定要记住进口外国的产品往往是要促进外国产品的消费的,我们本国这么大的市场,为什么不发展我们自己国家的企业呢。所以对未来的战略一定是振兴自主民族品牌为基准,然后进行的投入。所以这样的话我们选择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我们目前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最被动的就是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因为其实很多同学应该都听过,中国现在觉得山寨比较多,所以这是我们国家的问题。所以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大力的鼓励创新,包括鼓励中小企业的创新模式,然后包括鼓励投资、鼓励创业,这都是目前的发展方向。这是第二组题。

【真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6-8题。

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7.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量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 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8.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 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杨翌老师解析】

第三组题,6到8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上高山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西北破为冻害高发区。6题说与坡度相关,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哪个,这道题有难度,起码跟前面比是有难度。这道题重点考察的应该是必修一部分的最后一个小章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里面踏道了雪线和植被之间的关系,以长白山为背景进行考察。在高山苔原带,我们可以用排除法决定,比如说海拔水热状况,所以说肯定跟降水和热量,或者温度没有关系,所以我们就排除了A和B。按照植被的覆盖率跟我们材料中所指的含义又无关,所以我们直接用排除法选择了积雪厚度,如果越厚的话,我们冻害相对而言有可能会更加严重,所以是跟我们的材料成正相关的关系。

7题,说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地方冻害高发,是怎么回事。既然说到冻害的问题,我们看A说年降水量最少,B是冬季积温最低,这两个词我们就觉得提到了“最”字,基本上都会有一点心里的判断常识,一提到极端的话语我们都会加以警示,但是四个选项里面都有最字。我们分别来分析,既然说西北坡冻害多发,我们分析分析地理位置。长白山大体是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应该的迎风坡,同时有一个年降水量最·少,其实这就是不确定的一个选项,因为一提到降水量最少,我们肯定要想到跟迎风坡降水多,跟纬度位置和海拔的高度也有关系。所以说西北坡跟其他坡比较不一定是降水最少的。B说冬季气温最低,我们要看纬度、海拔和整体的状况,所以也可以排除掉。其实最主要就是C和D,年日照最少,我们说西北坡和东南坡,日照取决于什么?昼长日照时间相对长,同时还跟海拔高度、纬度位置有关系。所以年日照也是不确定的系数,像冬季风力最大,刚才我说过了,我们说整个长白山的西北坡较其他坡有独特优势的,应该是冬季风的知识点,针对于冬季风的迎风坡,确实比西北坡更加的强烈一点。所以在D跟ABC比较的话,乍看我们会觉得ABC都对,可能大家觉得不好区分,但如果在考试的要比较,要从我们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独特性入手,这样的话就能选择一个差异性了。所以这题选D。

第8题,我们说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是什么?既然是气候变暖,我们会觉得全球气温在升高,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尤其是即将要参加考试的学生们,一定要注意全球气候变暖的“暖”字要加引号。因为所谓的暖应该是一个表现象的感觉,温度上升。实际上竟然是全球气候改变,一定是大气环境或者生态方面有影响。比如说气候极端,包括出现极端天气,森林退化等等,这个才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的表现,那么针对于可能性,我们说蒸腾加剧,蒸腾性是跟植被有关系的,像低温更低,无论是表面意思还是深层意思都不相符。太阳辐射减弱,因为太阳辐射是取决于太阳,跟环境没关系,甭管大气环境恶化到什么程度,太阳是不会改变的。C选项是绛雪期推后,这个选项跟影响生态环境有关系,因为我们说生态环境的改变是全球出现两极分化趋势,所以说如果两极分化那么我们肯定是热的更热,冷的更冷,干的越干,湿的越湿,极端天气比较凸显。因为毕竟是北方,所以北方可能沙化或者说干旱程度加剧,南方就是洪涝灾害加剧。所以跟C选项比较相关的关系。

【真题】

【杨翌老师解析】

我们再来看一下最后一组题,这个是考到了河流的开发和整治的问题,包括后面有一道简答题也是跟这个相关的。某河流位于浙江的东部,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瘀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泻的径流冲刷河床。材料中其实告诉你了,我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这个图看起来比较复杂,但是材料中告诉你枯水期以瘀积为主,丰水期以冲刷为主。水少的时候泥沙开始堆积,所以其实前面给你的语言就是告诉你这个事。图中有两条线,一个是甲,一个是乙。我们知道如果河流越宽,说明水量越大,河流越窄的话相当于水量越小。同时按照高度,高度既然是河床的话,因此甲是最低的河床,所以甲肯定是河床最低,应该是丰水期。乙的话应该是枯水,所以告诉你的材料其实就指的是这个意思。我们既然有甲到乙,其实就是由丰水期到枯水期的过程,前面又限定了地理位置是浙江东部,9月份一个月就撤出我国了,江水对河流的补给应该是九月份之后,所以我们选择9到12月的选项。

10题说水库竣工后下游河流怎么样,比如A说径流量增大,水库水一拦,下游的泥沙就逐渐增多,因为没有上游河流的冲刷了,所以说下游河道就瘀积了,因为把水拦住了,水少沙子就多了。A和C其实是一个关系,选A就可以选C,因为径流量增大,流速肯定是快的。刚才也分析了河床越宽,说明水流量越大。ACD都是水量大,而B指的水量少。

第11题说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主要是为什么?因为我们先修水库,后修水闸,所以说后面的水闸主要是为了解决,上一道题是为了凸显出来泥沙过多,然后就要解决,所以一定是解决沙子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定是选了A选项,切断潮流泥沙的补给。因为我们说对于泥沙如果多了的话,我们说海浪的侵蚀就会加剧,同时会使泥沙堆的越来越多,因为我们有海水的作用。所以选A。B是加速汛期洪水的下泻,这个没必要,上游已经修水库了,下游修水闸就没必要了。C说提高潮流的冲瘀能力,下游的水多少是由上游决定的。D是拦截河流入海泥沙,泥沙对于海洋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破坏,因为毕竟不是污染物,所以往往我们说D这个选项没有意义,所以选择A。

【真题】

【杨翌老师解析】接着看36题,我们说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材料中说占流域面积的49%,也经常洪水泛滥,法国进行多次的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了罗讷河公司。我们看下面是一个地形分布图,拿到一个图的时候先来看材料,材料的部分我们看到有德国、摩纳哥,有等高线,有山脉,有河流,有国界,有城市,图例对我们一道题的决定性非常高,换句话说如果这道题不考这个知识点就不会列这些图例了,所有列的图例都是有用的。所以按照我们的思路来看,第一题说让分别分析上游,瑞士和北部的支流,还有地中海沿岸的变化。要想回答的前提你首先要明白河流的补给类型,还有对应的气候。比如说高一的同学,我们地球仪学过了气候类型的分布,我们有一个标准的模型分布,按照大陆西岸来看,尤其是西欧部分,40度往南,应该是地中海气候,冬天降水,夏天不降水。我们也就想到了既然是地中海沿岸的支流,该河流主要的补给类型应该以雨水,我们一条河流一共有五种补给类型,雨水补给、积雪溶水、冰川、地下水和湖泊水。每一条河流都至少有一种补给类型,因为如果一条河流连地下水都没有就干了。按照补给类型来看,可能一条河流有多种的补给类型,但是往往我们考察的都是主要的,主要的补给就是雨水。如果没有雨水我们会想到积雪、冰川,然后才是地下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呢,因为河流和湖泊的补给是互相的关系,你水多了分我点。往往湖泊的形成如果跟河流是蓄水池的感觉,河流水量少的话,基本上就没有了,所以是互相补给的关系。往往有湖泊水补给的地方,普遍现象都是降水量比较丰富的地区,水流量比较大。湖泊水和河流水都是相伴而生的,所以我们答题的时候主要侧重于雨水补给,季节性的积雪融水或者冰川,如果都没有我们再加一个地下,地下水是最后想到的,如果你不确定的话你也要写上,因为写错是不扣分的。肯定是以雨水补给为主,我们就知道地中海沿岸的支流和北部的支流,因为靠北纬度偏高,普遍来讲都是温海洋气候,全年都降水,北部的支流基本上所在的地理位置就应该是温海洋气候,没有明显的枯水期。河流的上游地区应该是以山上的积雪融水补给为主。而且它的发源地,旁边有一个山脉,大体的海拔高度标了4000多米,说明它上面有冰雪,所以雪什么时候融化呢?应该是春天,包括很多同学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带,基本上冬天都会降水,春天都会有积雪的融化,所以上游地区有春汛,冬季为枯水期,往往存在于这种季节分布的一个情况。

第二道题说表1列出了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人家给你标出来了,不会让大家自己随便填。就相当于选择题了,所以第二道题同样非常的容易,我们主要看它的对策就好了,我们重点来看一下这个措施。第一阶段有一个整治河道,这道题我们做的时候,其实要有一个背景知识,对于长江和黄河的整治和开发方向,以及目标。这一块是作为我们所有河流开发整治的一个基础,拿这个知识点推测所有的河流,都可以做出来。比如我们说整治河道,为什么要整治河道,我们长江中下游也有一个植被,为了防洪。当河流的V+W,有这个,因为我们水量太多了,特别容易冲击。所以洞庭湖和鄱阳湖基本上就是河流冲击形成的,所以一般解决的措施从我画的线条里面去找,肯定一方面我们要改善航运。第二个就是防洪,因为长江周边的弯曲的位置有很多大的城市,像武汉,包括湖南,长沙周边,都是属于防洪的措施。第二个他说进行T级开发,河流开发的方向要么发电,要么就是航运,这都是开发的方向,所以我们在答案中当然就写了一个叫发电,然后改善航运条件。当然还有第三个空,既然有一个整治河梏地区,河梏是因为如果下游泥沙瘀积太少,抬升河床。所以我们可以写一下防洪,或者土地开发都可以,因为对于下游地区我们可以开发一些土地资源,再民用。

所以按照这个答案里面,只有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没写,既然是人为的措施,就不会增加生物的多样性,除非是你回到原来初始的状态,生物多样性才会增加。但凡有人为的因素都会降低生物的多样性。所以说水库对于河流不利的影响就会容易影响下游的水质,降低生物的多样性,这都是弊端。

第三个,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建立国立的罗讷河公司,之前一直都是洪水猛兽,但后来终于修建了这么一个国立的罗讷河公司,既然体现了一个国立,而整个西欧的特点又是国土资源面积非常小,所以河流会经过很多的国家,而且材料中给了你很多国家的国界线,因为河流跨过多个行政区,涉及到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授权的机构才能进行多方面的协调和整合多方面的利益,进行综合整治。

第四个,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治理分杈,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对于整治河道的问题,其实我们往往还是要想到长江这个知识点,这个答案相对而言稍微有一点点,因为我们说对于治理分杈,是说明水流量分了很多的层面,比如说一条河流往下走,因为有个侵蚀力度,分的到处都是,四面八方都有。所以按照这个河流的分杈而言,我们就应该是从哪些方面回答呢?一个是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恢复河流的生态系统,然后同时增加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治理能力,拓宽河道,延长河流的流速。重点思考的方向就是把我们分杈恢复,原来是很多的支流,现在变成一个整河的主体部分,所以说肯定会有降低河流流速和降低洪水的功效。既然是恢复要有生态的效益,我们肯定会想到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真题】

【杨翌老师解析】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变化类的题,这叫变化类专业的题,所以我们基本上看到变化两个字,这种题就直接从图里面找线索就可以了,有什么变化直接说。仔细来看这个图有两个信息,一个是从1999年秦岭隧道开始通车,有一个隧道的开设。在图有三个时间段,1976年,1987年和2000年前后。这个时间节点一定要用上,所以答案中就说了一开始是能看到整个20世纪70年代前后,栖息地是连在一片的,八十年代中后期就萎缩了,因为我们看到了范围逐渐缩小。一般描述变化一定要说出明显的变化特征,然后再有根据典型分布状况描述大还是小,密集还是输送,集中还是分散,这样的明显描述,所以中间的这个过渡带应该是碎片化比较严重,后期也开始有所增加,而且开是往西部和北部进行拓展。所以大家能看到这个部分是往西的,这是往北的,所以这是西部和北部的拓展方向。

然后看下一道题,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是什么?我们看一下材料,材料中有一个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地区进行采伐作业,从1998年停止了,所以说人的因素是有的,人类活动永远会影响生物活动的,所以我们大的时候肯定有一个大规模的采伐森林。同时图中有一个隧道,也是人类活动,第三个就是人类活动干扰,大幅度的减小,植被破坏,得到了恢复才能促进发展。

其实前面这两点我觉得一个是砍伐森林,一个是修建隧道,这两个并不难,从材料中就能得出来。主要就是凸显了导致变化,导致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下面让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生态动物栖息地保护的途径,这个问题可以换个角度去问,也就是说我们要想让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更好,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换个角度问就明白多了,比如合理规划,我们的道路应该尽量避免我们的生物栖息地,同时建立野生动物的生态走廊,尽量减少对它们的破坏。把原生态给恢复了,所以我们的解决措施,要么就恢复了,要么就避免。

【真题】

【杨翌老师解析】简单看一下选修的部分,占10分。所以从三方面来答,有些地区的同学们应该会选择性的给大家讲解,我的PPT已经上传到公共平台了,大家可以回去自己下载查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和总结。我挑最主要的两方面给大家讲。一个是旅游,我们这儿有一个黄陵晒秋,有什么就晒什么,这么美妙的场景,其实农业景观也能变成旅游的特色,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这个描述其实就是告诉你它很美丽,分析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从旅游价值里面其实我们之前给过答题母板,在高考之前我们的点睛班和春季班,都会有一个母板的考题设置,其实旅游价值的考量都是之前我们在给过旅游资源的评价里面的母板,很像的,所以答起来都不会非常难。不一样的是从旅游价值分为四种,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这个晒秋体现的就是美学价值。所以我们要从民俗现象和体验价值、购物等等,来进行一个描述,所以旅游价值的知识点要加以升华。而开发条件相当于旅游景区的评价,比如说独特性,距客源市场的远近,以及交通的通达度等等。

【真题】

【杨翌老师解析】第二个说自然灾害的防御,这个灾害说的是地下河地区防洪,这个答题的母板也给过大家,同学们应该不陌生。像整个母板都是按照我们的套路来的,比如说有什么问题我们就直接去解决,一个是分散水流,一个是防洪排水,建立水利工程设施出来,所以我们前面有什么问题就直接解决。而后面的4分是答出两点既可得分,所以往往我们建议答加强预警和加强宣传标语,提高大家的防洪和准备意识。

【名师指导:2016高考新课标2卷地理试题解析】相关文章:

高考地理简答题解题思路

2009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热点追踪及考纲解析

高考地理简答题解题思路6

高考地理命题内容探析

学法指导:浅谈人文地理复习策略

高考地理热点及考纲解析

高考地理简答题解题思路4

高考地理简答题解题思路

近几年高考地理考点分析

最新地理学习资料
热门地理学习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