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初中地理创新教育

初中地理创新教育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7-13 发表|教学分类:计划与总结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一、实施初中地理创新教育的意义

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它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认识地理环境、掌握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键时期,所以《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六个基本观念: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②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③改变地理学习方式;④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⑤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⑥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这些新的理念是初中地理创新教育的基本观念,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初中地理教育创新的指导。这些新的理念归结为一点,那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这种理念的指导 下,我们提倡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树立双主体教学、以学论教、以爱育爱等教育观念。

二、构建地理教学情境,打造学生创新理念;

2.1创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地理课堂教学优化模式: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为:教师展示图表,逐个讲授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殊地貌、居民、人口分布、农业、工业、民族和宗教----学生做填充图册、死记硬背---教师讲授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理解。

在创新教育的理念下教师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学生与教师互动,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地理知识,了解地理知识,理解地理知识并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师总结的学习模式。学生要解决问题,需要查资料、互相讨论,要总结,要发言,这个过程能真正使学生学会学习,体会求知探索的乐趣,学生能够做到这一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极大的锻炼;另外,把知识点学习的任务留给学生,也能节约课堂时间,而且,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记知识点,又快又牢又轻松。

2.2、力求创建一套从教师绝对权威到大家共同说了算、重结果也重过程的学生评价模式。

操作重点在于分值分散,包括过程、态度、合作、结果、特殊贡献等项评价,根据评价内容确定各项所占分值比例,评价由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态度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等评价共同完成。把对学生的评价置于学生、同学、小组、教师、家长共同评价的基础上。这样,一方面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教育的过程中来,另一方面兼顾各方,评判较为公平,成绩学生也易于接受;还有,学生学习的优势各不相同,有的善于记忆,有的善于动手,有的善于沟通,各个方面都有分值,成绩构成也较为合理。

2.3、前两项活动实际就是开发课程资源,积累校本课程的过程,也是研究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过程。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传统的地理教学,由于习惯于提供无可置疑、不容争议的现成结论,势必导致学习方法上的一元、封闭和聚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则应高度重视学生思维中的独立自主权,鼓励他们自觉选择、矢志突破、发奋构建。尤其应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所必备的独特的优异品质。诸如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意识、对学术权威的独立意识,追求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思维过程的飞跃性等等。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多种基本思维形式。

3.1比较思维

比较就是比相同,较差异。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从已知中迁移出未知的开始和基础,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石,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思维形式之一。它是通过对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比较,或者各个地理区域的比较,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共性和个性的方法,通过比较,学生可以认识地理事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学习地理基础知识过程中,首先依靠感性材料使学生形成地理观念,然后经过比较这一抽象思维过程使学生形成地理概念。比较这一思维形式,可以通过适宜各种比较类型如:类比、纵比、并列比较、凸聚比较、联系比较、综合比较等地理事象进行培养。坚持比较思维能力的训练,能促使学生从旧知识和旧经验中类推出新知识和新技能,并把新旧知识熔于一炉,铸成新的认知结构。长此以往,学生的推理能力就能得到不断的强化和逐步提高,促使其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认知结构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3.2发散思维

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或某一地理事象对其他地理因素产生的影响,是错综复杂、变化多样的。发散与收敛。它是双向可逆的思维方式,既可进行正向思维,也可进行逆向思维。是学生探求地理事象外部和内部及地理事象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地理理性知识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加以培养。通过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的思考,寻找解决地理问题的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进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这一思维方式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把握多种不确定因素。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和思维束缚,从而漫游在一个开放的广阔的崭新的思维天地之中。

3.3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小组、兴趣小组,开展广泛的学习讨论、社会调查、野外考察活动,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交流,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

四、使用创新的学习评价

传统的地理学习评价几乎完全凭借考试及对考试结果的定量分析,这种单一的评价无疑是片面的。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关于学习的评价包括评价目标的多元性,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参与度、注意力持久性、小组分工状况、最终成果等对学生作出积极地评价。由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富有探索性和开放性,初中学生在围绕问题所开展的合作互动学习中势必会产生一些超常规的、甚至是出乎教师意外的看法或结论,这些都是应该给予鼓励的,这些对学生保持学习热情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我在讲黄河的治理这课时,老师设计一个评估学生学习参与度的准则,这个评估内容包括①学生收集内容量;②收集信息的质量;③通过什么样的媒体收集的;④ 要求学生做一个口头演讲,把收集到的信息演讲出来。每个类别中设计有不同的分值,给学生打分,评估前老师把评估标准提前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评价环节中应以足够的宽容心态给予科学的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心理资源,培养其创新意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评价还包括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即教师、同伴、自我、家长、社会都可以参与评价,使评价更加丰富和真实。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育创新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会不断地完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善于思考,勤于探索,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创新。

小结:当今世界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将越来越体现在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创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上,越来越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上。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物质的区域变化规律的科学。它综合、动态演化及多科学交叉等特点,决定了它将成为培养各类创新素质人才的良好载体之一。1992年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的公民所必需。地理教育也只有围绕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这一主导方向,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应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初中地理创新教育】相关文章:

电子教育

论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中学地理教育

对高三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地理教师该如何应对新课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初中地理教育创新实践

高中地理新教材与案例教学

新课程一堂初中地理公开课的思考

地理创新教育四步曲

地理课的绘图教学

地理思维方法十种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