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教师日常 >地理初一上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计划表新课标

地理初一上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计划表新课标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10-09 发表|教学分类:计划总结

地理教学

教师日常

讲授新课前,做一份完美的教学计划,能够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在上课时的积极性,查字典地理网为老师们整理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计划表,希望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帮助。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授课时间

 

年级

七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2.了解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动口表达,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看图、析图。学会合作、探究、讨论、评价,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2.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时注重科学方法的体现,充分体现比较法的科学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生活中入手,通过分析生活中气温资料的过程,加深对生活的了解和认识,增进对生活、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气温的影响,了解自然规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理念。

教材分析

气温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之一。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气温的变化和分布两方面内容。本节课教材从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两方面讲述气温的分布,以等温线的阅读为核心展开教学内容。首先是如何读懂等温线图,教材以图文结合,说图析图的方式,解读等温线图中气温分布和变化的规律;然后是如何应用。教材设计了“读图认识1月和7月世界气温的分布差异”的活动式课文,以完成课程标准中“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的要求。这个活动式课文的目的,一是巩固读图方法,即让学生练习前面学到的阅读等温线图的一般方法;另一个目的是通过阅读世界1月和7月气温分布的气温分布图来归纳气温分布的规律,以验证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本节课所学知识与前面所学气温的变化知识紧密联系,也为以后学习世界气候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上:初一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

2.知识障碍上:学生对气温知识已有了解,但很少关注气温的分布特点。

3.动机和兴趣上:由于当前初中地理教育的现状造成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设计理念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活动,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充分利用地理图表,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充分利用实验、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读等温线图,总结气温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等温线图的判读、分析。

学法、教法

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采用生活体验法,如观察服装,亲身体会气温变化对我们影响,再如避暑地点的选择,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直观读图分析法,如“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教学;对比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以等高线与等温线的对比,分析等温线判读的教学;实验法,如海洋与陆地的气温差异分析的教学。尽量多渠道、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图;培养学生善于总结,把握要点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归纳;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生活体验分析有关气温分布的影响因素,使学生学会地理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与竞争。

教学设备

自制课件、多媒体设备、实验用具(温度计、酒精灯、烧杯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气温的分布

播放图片---中铁校园里不同季节的树木、学生不同季节的校服

【问题】观察图片的差异,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呢?这样的差异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气温的变化。

【问题】这是我们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气温的变化,那么,气温在时间上变化如何来表示呢?

学生回答:气温曲线图。

课件播放"南、北半球的气温曲线图",学生判断。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温的时间变化,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气温的空间变化:第三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气温的分布。(课件展示标题)

首先请同学们浏览本节的课标要求(课件展示)

【板书】 第2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二、气温的分布

看图片

 

思考并回答问题

 

 

 

 

根据身边的实例让感受学生气温时间变化,为气温的空间变化---气温分布做铺垫。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等高线图

及判读

 

 

等温线图

及判读

 

 

 

 

 

 

等温线图

及判读

 

 

 

 

 

 

 

 

 

 

 

 

 

 

 

 

 

 

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本节课堂

小结

 

【过渡】气温的时间变化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那么气温的空间变化如何表示呢?

学生回答:等温线。

【问题】什么是等温线?如何分析?

【板书】1。等温线

活动1: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等高线图完成下表。

 1)读等高线图,回答:

①A、B、C三地哪里是山顶,哪里是盆地?

  ②⑵ 甲、乙两地,哪里的坡度大?这与等高线的稀疏有何关系?

2)读等温线图,回答:

⑴ A、B、C三地哪里是低温中心? 

⑵ B、C两地,哪里的温差大?这与等温线的稀疏有何关系?

 

 

 

 

 

 

 

 

 

3)对比并完成表格

课件展示:等高线图、等温线图

学生回答:


 

【过渡】同学们,学习了分析等温线的要点后,我们一起来分析课本P56页图3.17“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看看你掌握了吗?

【板书】2。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活动2:学生分析课本P56页图3.17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说明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

学生回答: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逐渐递减 。(板书)

分析:这个规律反映了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

【过渡】我们可以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看到西安年均温,那么,西安一年中最高的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仅从气温的角度考虑,烈日炎炎,到哪里可以避避暑呢?

学生回答:……

活动3:大屏幕展示,(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以下方案,并分析)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1)上山(动画演示气温垂直递减原理   得出结论    计算)

2)下海(分析1月、7月海陆气温差异,并且进行实验证明)

3)往两极(分析1月、7月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课件展示,学生分析并回答)

分析:

1)上山反映了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海拔每升高 100米 /-0.6 ℃。

2)下海反映了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

实验:分析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

加热烧杯中的沙子和水,用温度计记录加热前后的温度,对比夏季海洋与陆地的温度差异;记录冷却后的两支温度计的温度,对比分析冬季海洋与陆地的温度差异。

3)往两极反映了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无论是1月、7月还是世界年均温的分布规律都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这是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在地球上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是不同的;在赤道地区由于纬度低获得的多,而两极地区纬度高获得的少。

【回顾小结】

【板书】(课件展示)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纬度、地形、海陆分布

【过渡】我们了解了烈日炎炎的夏日,到哪里可以避避暑,即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也学习了等温线的阅读,并分析了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现在学校气象站要通过考试招聘小站长,我们大家都去试一试,看看我们现在的本领能不能顺利通过!

活动4:课堂练习(课件展示)

1)A、 B何处气温差别大?(A处温差小于B处)

 

 

 

 

 


2)图中虚线是哪一条回归线?(23.5°N)

3)你认为A处和B处最有可能是何种地形类型?为什么?

A处山顶,

因为海拔高气温低;

B处盆地或洼地

因为海拔低气温高

 

 

4)该图表示是  南   半球的   夏   季季节的等温线的分布图,请说明理由。(气温由北向南递减,说明是南半球;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小组讨论】……

教师补充、总结:给出答案

【总结】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技能?

         我们领悟了哪些生活的道理?

学生总结:……

 

思考并回答问题

 

 

 

分小组

讨论并回答问题

 

 

 

 

分小组

讨论并回答问题

 

 

 

 

 

对比法:参照等温线图,分析等高线图

 

 

 

 

小组展示

学生回答

 

 

 

 

读图

析图

回答

 

 

 

 

 

 

回答

 

 

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的方案逐个探讨、分析

 

观察记录

得出结论

 

 

 

 

 

 

 

 

 

竞聘小站长

 

 

 

练习

比一比

 

 

 

 

 

 

 

 

 

 

练习

比一比

 

 

 

 

 

 

   

学生总结

由气温曲线图反映气温时间变化引出等温线反映气温空间变化

 

 

对比法,根据已有知识等高线的判断分析等温线的判断,从而降低学习难度。

 

 

 

 

 

 

对比法,根据已有知识等高线的判断分析等温线的判断,从而降低学习难度。

 

 

 

 

 

学以致用并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从生活中的避暑问题引入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比直接进行分析更生动、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动画、图片、实验演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动手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学以致用

巩固练习

加深理解

 

 

 

 

 

 

通过读图,比较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对比分析等综合思维能力。

 

 

 

 

 

 

锻炼学生课堂知识总结能力。

 

     

(新课讲授结束)

板书设计

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一、气温的变化

                 表示:等温线图

二、气温的分布:        基本规律

                 分布

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分布、地形

 

  教学反思: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若进行传统的教学形式授课会显得非常单调、乏味。因此,教学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让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并且通过对比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来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学”与“用”相结合,通过活动让学生在轻松中学知识。在教学设计上,整堂课的设计以三个活动为主题,以身边实际问题展开,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意图让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产生很大的兴趣,以图片、对比、问题和实验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同时在问题的引导下使学生积极思考,感受学习的乐趣。

存在的不足: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课堂互动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的评价语言相对单调。


【地理初一上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计划表新课标】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教师该如何应对新课改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教学目标

优化课堂教学言语行为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地球生命和地外文明

试论地理课堂教学过程

南方丘陵山区的开发模式之一 ──商城模式

必修课程地理Ⅰ的教材处理与教学方法建议

地理创新教育四步曲

地理教学案例的选择原则和应用举例

地理现象时空分布规律归类小结

最新地理教师日常
热门地理教师日常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教师日常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