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关于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

关于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12-15 发表|教学分类:计划与总结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文科综合高考地理试卷,导向性更加明确,严格遵循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基本体现了平稳过渡,稳中求新,创新灵活的特点。同时,试题还高度反映了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学科思想,考试命题以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技能的考查为主线,改变“地名、物产加铁路线” 的传统地理考试模式,坚持以“理”为主,强调知识点间的联系和知识结构的质量,注重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和阐释,注重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和评价实际问题。下面以山东卷高考试题为例加以说明。

2010年山东卷26.(25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8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

关于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1

表1

关于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2

(1)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8分)

(2)2010年春季B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2分)

(3)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6分)

表2

关于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3

(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3分)

(5)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据图8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28.(25分)

(1)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

夏季气温较低;日照较少。

(2)

关于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4

(3)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②海洋运输;③劳动力素质较高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5)工业发展迅速;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

第一方面、试题解析。此题以文字和图标为载体,考查自然和人文地理的主干知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图析图能力。第1小题、读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结合判断气候的气温和降水指标,容易得出其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A地位于北纬40°──60°大陆西岸,因而可分析其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结合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的判断指标容易推断出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夏季气温较低;日照较少。第2小题、结合冷锋的概念,容易绘出冷锋的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第3小题、结合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两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可得出结论: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②海洋运输;③劳动力素质较高。

第4小题、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要借鉴鲁尔工业区发展经验,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思维迁移,沪宁杭工业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第5小题、读图8,根据经纬度和铁路分布状况可判断B地的具体分布,要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主要可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进行迁移思维,结合图8和表1中的信息,可得出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工业发展迅速;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

第二方面、试题特点。从以上高考试题可以看出,高考地理命题追求立意的深刻性,情境设置的新颖性,设问的开放性,试题为学生提供阐释、评价和思考的空间。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可知,地理试题基本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1)立足学科基础。试题的内容与形式、忠实、科学地体现和强化地理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和战略性的特征。地理试题均以学科的核心主干知识为考查重点,内容不偏不怪;考查内容的涵盖面亦较广,主要涉及的主干知识点包括“气候与天气、工业与经济”等主干知识。考查内容涵盖初高中地理知识,突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融合。考查方式主要是应用高中地理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凸显能力考查。地理综合测试能力分成四个逐渐递进的能力,每一项能力又包括三个逐渐递进的测试能力要求。考试命题以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技能的考查为主线,改变“地名、物产加铁路线” 的传统地理考试模式,坚持以“理”为主,强调知识点间的联系和知识结构的质量,注重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和阐释,注重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和评价实际问题。地理试题加大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项能力的考查程度,进一步坚持“能力立意”考查方向和提高能力考查的层次性。地理试题通过呈现区域地图、表格,来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和有效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试题的设计图文并茂,充分彰显了学科特色。由于地理高考试题注重对考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查,全面体现了山东新课改的成就,这将会对今后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和实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重视思维创新。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等核心理念,高考地理试题加大新课程理念和原则的渗透度,突出强调试题材料选择的多样化和地理思维的探究性,试题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理论联系实际。设计取材于实际,形式新颖、设问灵活、切中时弊的试题,鼓励学生用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规律观察、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我国和世界的焦点问题、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试题体现时代气息,反映地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动态,鼓励以创新性思维分析、解决地理学与社会经济、人文观念发展之间存在的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

第三方面复习思考。

1.在复习中应该深入认识和全面落实新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最主要的宗旨和核心理念。《地理课程标准》所有理念都隐含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之中,其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最直接的体现。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应该才是我们地理教学的归宿和出发点。文综地理试题重视思维理性、逻辑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学生地理能力的高低是通过命题设置的试题情境和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体现出来的,考试的区分度主要也是通过对学生能力的鉴别来实现的,由于地理能力不象显性的知识掌握可用“记忆了多少”来衡量,因此教学实践中往往忽视了这个方面。为此平时高三的地理复习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才能科学面对高考。要完成这个转变,探究性教学是一个发展的主题。教,在探究中传授、解惑;学,在探究中自学、完善;练,在探究中巩固、查漏、补缺。

2.在复习中应该掌握地理学科所特有的基本学习方法,并力争做到学以致用。复习中应该多要求学生从日常的复习中,透过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通过对教材上已有的地理事物的分析等过程,掌握地理学科所特有的基本学习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地理资料,能够进行综合分析法和比较法做出相关的判断和评价。对知识点组成的相关的能力点进行变式处理,积极主动地训练“提取和认定”能力。①方位变式;保持地理事象的原型,只改变其空间方位;②角度变式;对具有相似、相反特征的地理概念,从不同角度训练。大到小,远到近;③层次变式;对地理理性知识提供不同认识层次的范例。如地球自转图从立体到平面,再到抽象,到无图考图;④拆拼变式;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地理现象,产生特有的过程变化线。如:传统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将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绘制在一起;⑥ 基础变式等。值得注意的是,变式训练要适度,要联系实际。要充分明确变式训练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单纯训练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练思维,做思维体操。

3.在复习中应该把能力培养纵贯复习全过程。(1)教师不应该忽视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我们常注重的是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素养,但很少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为此,地理教师可通过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地理调查、野外实习、假期旅游等,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并将学科认识与生产生活结合起来;(2)将能力培养融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能力培养不是学生自身能完全做到的。为此,地理教师应该将地理能力要求在教学各个过程中体现出来,并予以实施,将能力培养的过程置于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之中;(3)地理复习中必须规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过程,并通过高质量试题让学生体会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特征,并采用“定时训练、规范作答、试后讲评、评后反思”等训练环节,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能力要求。

4.在复习中应该把图表作为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和“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于便于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分析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地图和图表的考查放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位次。在复习中应该重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复习方法,从不同类型的地理图表资料中,获取更多的地理信息,掌握更多的地理特点,形成较为精密的地理思维能力。例如、可利用等值线数值、经纬度、扇形图的百分比、经纬度等获得地理数量的概念,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的大小和发展变化的特点等,对形成较为精密的地理思维很有意义。再如、可通过区域图,明确地理位置,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区域的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关位置等。这些位置的信息可以牵连很多知识点。经纬度位置牵连的知识点有:热量条件、气候类型、自然带分布、农业生产等;海陆位置牵连的知识点有:降水的分布、气候的大陆性和海洋性表现、自然带的过渡、交通等;相关位置牵连的知识点有,区域的空间关系等。通过区域图,弄清区域范围和位置,并进一步分析区域特征和分析区域特征的成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高考地理试题以能力立意是其最主要特征,试题的答题根本无法从书本上照搬现成答案,它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图象和文字信息进行提取和加工,并结合试题要求,对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重组和归纳。为此,地理复习的过程应该以提高地理能力为核心,地理能力的培养应该作为地理复习的主旋律,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适应新课程地理高考的要求。

【关于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相关文章:

GIS 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地理教学反思㈡

21世纪地理新课改的做法

让地理贴近学生生活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在新课改理论下的教学反思

浅谈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

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育的思考

关于高二地理教学体系安排的思考

高考尖子的40条高考心得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