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国土区域治理与保护”复习的视角新探

“国土区域治理与保护”复习的视角新探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12-15 发表|教学分类:计划与总结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国土区域治理与保护”是高考区域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地理高考命题中每每得到体现。我认为,为了更好的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在复习时我们需要变换看问题的角度,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新的尝试。

一、树立“大区域观”,注重从宏观和全局的角度看问题

案例一:西北地区的河流水资源的利用

我国西北地区的地表水资源十分有限,仅有的少数河流的水资源往往遭遇激烈的争夺:上、中游地区大量用水,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一些河流的下游出现断流。河流的长度不断退缩,随之而来的是下游地区的植被的退化和荒漠化的肆虐。回答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我想应该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而以河流的整个流域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实现水资源的上、中、下游的统一管理和科学合理分配,避免因无序性和盲目性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案例二:可能有污染的工业企业的布局

我们知道,会带来大气污染的工业企业,应该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的郊区;会带来水体污染的工厂,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下游。这样做,对于保护该城市的环境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讲到这里的时候,往往会有不少同学质疑:本城不受污染,但位于上风向的它的相邻的城市、处于下游的城市可就遭殃了﹗是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要想减轻该城市排放的废弃物对邻近地区的危害,要求它的有污染工业企业必须做到“达标排放”,即废气、废水等废弃物要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的有关标准,经过处理才能排放,绝不能直接、任意排放。这样一来,教师可以顺势将思考引向深入:我们需要大力提倡和发展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只有这样,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才能有比较高的质量。

二、细致分解,从微观的角度作出确切的探究

案例三: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严重,人为原因(如过樵、过牧、过垦)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对此,按成因我们可大致将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举出三种情况的例子:内蒙古东部水分条件较好,牧草生长条件良好,发展牧业很适合。但是,过度开垦,把草地开垦作为耕地,造成了草地退化,最终形成荒漠化;西北地区的大部分的草地,存在过度放牧现象,即超出草场的承载量,导致荒漠化;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历史上一直是该地区抗击荒漠化的保护神,但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对胡杨林的大肆樵采,使得这一天然屏障轰然而倒,而这个地区的荒漠化也就在所难免了。应该针对特定地区引起荒漠化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作这样有区别的分析,应该说可以使容易产生模糊的知识变得清晰起来。

案例四:我国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缺乏问题

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都存在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但各地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各异。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所以河流数量少,河流水量小。华北:降水量较少,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另一方面,该区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缺水严重。南方一些地区如长三角地区,虽然降水多,也有缺水之虞,是因为当地水源污染严重,出现“水质型缺水”。西南地区:一般年份降水量多,但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里的喀斯特地貌发育,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不同地区的情况既然不同,当然也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样的分析,可以使得笼统的知识趋向明朗。

三、不满足常规思考,提升认识水平

案例五: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问题

植被的严重破坏,容易导致荒漠化、水土流失加剧。对此,需要采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荒等措施以恢复植被。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做往往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常常因为争粮而有反弹的现象。如果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我们可以明白: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地生态脆弱,环境承载量有限,而该地的人口数已经大大超出了当地的环境承载量。因此,我们应该考虑“退人还生态”,即作生态移民,使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规模与它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这样想问题,我想应该说认识水平上升了一个层次。

【“国土区域治理与保护”复习的视角新探】相关文章:

“蓝色国土”将成为我国经济新增长点

中国1992年以来制定部分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09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的五点建议

鲁西北地区区域治理和农业开发试验区

地域分异的规律性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浅议地理教学语言的规范化

我国早期对台湾的经营

2008届新建一中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安排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