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新教材反映新理念 新教法体现新特点

新教材反映新理念 新教法体现新特点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7-03-15 发表|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新教材反映新理念 新教法体现新特点

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前正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实验。这套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力度,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并且注意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这些都为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最近看了该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几堂课[1] ,颇有耳目一新之感。无论从教材的内容安排、选材标准、编写思想、图文设计,或是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内容处理、教法设计、活动安排等方面,都反映了新理念,体现了新特点,足见编者与教者匠心独具,锐意创新。

一、在活动中渗透教学主题,在参与中领会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要摆脱长期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就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参与中得到发展。例如在《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这一教学内容中,教师先让学生看“白天鹅飞过滚滚浓烟而变成了黑天鹅”这幅图片,引入新课,然后让学生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比较不同的空气质量对自己的感受,从观察图片,提出问题,思考发言,都是在活动中渗透主题,在参与中领会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谈个人感受,没有空洞的说教和概念化的讲解,很自然地引到探索原因和危害上,使学生对“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这一观念,从感性认识自然上升到了理性思考上。

又如在《世界三大宗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了竞赛游戏活动,通过观察图片、听录音、看地图等方式,对不同宗教的建筑风格、服饰、分布等问题,让学生抢答或选答,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获得了知识。

还有在《大洲和大洋》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扔球”(充气地球仪)的活动,统计用右手拇指接触“地球”海洋和陆地的次数,以加深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比例”的知识,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兴趣盎然,印象深刻。

以上这些活动,来自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精心设计的教法,都是可贵的创造性劳动。

二、在体验中培养健康情感,在探究中形成科学态度

课堂教学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还要培养能力和健康的情感,科学的态度,以及现代地理价值观。需要摆脱“知识为中心”的束缚,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环境意识的形成,包括对环境的责任感,树立环境道德观念,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落实在保护环境的行为上,都必须点点滴滴沁人心田,让学生进行“情的体验和理的思考”。在《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内容中,让学生了解污染指数的概念,查找当地某一天的污染状况,这些活动既有情感的加深,又有科学态度的培养,是提出问题后进一步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教学过程,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

又如在《大洲和大洋》中,当学生了解了地球上海陆面积的比例之后,教师没有简单地总结,而是把课本上提出的“水球?地球?”的问题拿来让学生讨论,敢于怀疑前人的结论,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精神,这是非常可贵的。

三、在思考中掌握学习方法,在应用中获取实践能力

学习过程不应仅限于掌握课本内容,更应掌握方法,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要摆脱“课本为中心” 的制约,教学中要拓宽思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会容易,会学难,“会学的关键在于会想”,教学中要善于设计问题教给学生思维的线索,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获取实践能力。

在《大洲和大洋》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和相对位置,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提示注意问题,然后在画好赤道、南北回归线、0°和180°经线的小黑板上让学生粘贴剪好的简化的大洲轮廓纸片。这一活动是把观察与实践、思考与应用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粘贴、纠正等过程,加深了对大洲、大洋分布及主要参照经纬度的印象。

然而教师并未就此结束,而是又进一步帮助学生总结记位置的方法,特别强调参照重要的经纬线,记相对位置(及界线)、海陆位置等,这就给学生建立了思维线索,为以后应用和思考问题提供了程序或步骤。

四、在交流中展现个性才能,在联系中拓宽知识领域

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发挥主体功能,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法。这就要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封闭读书”的局面,教学中要从教师的“单向传递”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师要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条件,为学生展现才能创造机会。在教材组织方面要善于把教材内容转变为教学内容。并要加强知识联系,如学生的生活实际、乡土实际等,以拓宽领域,形成网络。

在《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人类与大气” 的辩论活动,人类作为原告,诉讼大气危害了人类健康,大气作为被告,反驳理由是人类污染了大气质量。学生的发言有的义正词严,有的幽默风趣,展现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最后教师作了结论,进一步讨论保护大气的措施,学生如何以自身行为为保护大气做贡献。教师又让学生画宣传画,并自己介绍画的内容。为展示这方面的才能提供了机会。

在拓宽知识领域、联系当地实际方面,在《世界三大宗教》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回答有关宗教活动或宗教文化的内容,如圣诞夜等,使教材内容得到拓展,使学生认识到人文地理景观的丰富多样性。同时教师又提问当地有哪些宗教建筑,使学生了解身边的人文地理常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经济、科学、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可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来教学,以拓宽知识领域。如在《大洲和大洋》的教学中,学生自己在讨论“扔球”后水陆之比大体为7:3时,就提到了数学中的概率问题,教师也联系了“抛硬币”时正反两面朝上的概率各是50%的情况。可见,无论是人际交流或知识联系,对教师的要求都是较高的,教师的思维必须灵活与创新。

以上仅对三堂七年级上册的教学活动做了分析。在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来设计相应的活动,而且应适度、适时、适量,使活动能切实体现内容的需要。

2.教学目标的综合。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是全面发展所必需的,要根据内容重点有所侧重,不可千篇一律,空洞无物,要从学期或学年考虑教学目标的综合效应。

3.教法设计来源于教学思想的转变。新颖的教学设计反映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思维的创新,实现它们的关键在教学思维的转变,而不是表面上的“热闹” 或形式上的“活跃”。

4.学习方式的改革以教学民主为前提。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必须以教师的民主平等的教学观为前提,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主体功能。

总之,用“活动、参与、体验、探究、思考、应用、交流、联系”这十六个字,大体可以概括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步情况,当然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来实现,是否得当,尚祈教正。

【新教材反映新理念 新教法体现新特点】相关文章:

浅谈初中地理复习的几点策略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体会与思考

地理学习方法

让地理贴近学生生活

21世纪地理新课改的做法

关于高二地理教学体系安排的思考

我国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导读在新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必修课程地理Ⅰ的教材处理与教学方法建议

城市的界定

最新地理
热门地理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