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东亚

东亚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7-04-25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科普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成立经过】1998年10月,新加坡与智利倡议建立东亚拉美论坛,以促进两区域交往。1999年9月,论坛成立大会暨首次高官会在新加坡召开,会议暂定论坛名为东亚拉美论坛。2001年3月,论坛首届外长会决定将论坛正式定名为东亚拉美合作论坛。

【宗 旨】论坛是目前唯一跨东亚和拉美两区域的官方多边合作论坛,旨在增进两区域之间的了解,促进政治、经济对话及各领域合作,推动东亚和拉美国家之间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

【成 员】36个:中国、日本、韩国、蒙古、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巴拿马、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厄瓜多尔、墨西哥、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古巴、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多米尼加、苏里南、洪都拉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主要机制】论坛每两到三年召开一届外长会,每年召开一次高官会,会议在亚拉地区轮流举办。论坛在东亚、拉美各指定一协调国,负责协调、承办论坛各级别会议,每届外长会改选一次,现任协调国为泰国和哥斯达黎加(2013-2015年)。

论坛下设社会/政治合作/可持续发展、贸易/投资/旅游/中小微企业、文化/青年/性别/体育、科技/创新/教育4个工作组,原则上工作组会议与高官会在同一地点连续举行。工作组主席分别由两区域各一个国家共同担任,任期同协调国。

此外,论坛还设前瞻小组和网络秘书处。前瞻小组由论坛第五届外长会设立,主要职能是全面评估论坛现状,就论坛未来发展战略提出建议,于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召开了4次会议,形成最终报告并在论坛第六届外长会上通过,第六届外长会后,前瞻小组机制不再运行。论坛网络秘书处成立于2011年3月,主要负责论坛网站管理,并开辟成员国加密专用空间,旨在方便和增加论坛各成员国间的沟通,加强论坛机制建设,迄已在韩国首尔召开4次研讨会。

2010年1月,论坛第四届外长会通过决议,设立论坛协调委员会,由协调国、副协调国、各工作组的主席国以及论坛网络秘书处主办国韩国组成,负责协调论坛事务、推动落实外长会有关决议。

【主要会议和成果】论坛已召开6届外长会。

2001年3月,首届外长会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通过论坛《框架文件》,规定了论坛宗旨、目标和运作方式,并将论坛正式定名为东亚-拉美合作论坛。会议决定论坛下设政治/文化、经济/社会、教育/科技3个工作组。会议接纳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和古巴三个新成员。

2004年1月,论坛第二届外长会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通过《马尼拉行动计划》,决定将原有3个工作组调整为政治/文化/教育、经社和科技工作组。会议吸收尼加拉瓜和危地马拉两国为新成员。

2007年8月,论坛第三届外长会在巴西利亚举行,通过《巴西利亚部长宣言及行动纲要》,确认贸易和投资为论坛的合作重点,决定在经社工作组内成立旅游小组。会议接纳多米尼加为新成员。

2010年1月,论坛第四届外长会在东京举行,通过《东京宣言》。为进一步提高论坛工作效率,会议通过三项举措,一是成立协调委员会;二是设立论坛网络秘书处;三是决定今后工作组会议原则上与高官会在同一地点连续举行。会议一致同意吸收蒙古为新成员。

2011年8月,论坛第五届外长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通过《布宜诺斯艾利斯宣言》。会议决定成立前瞻小组,吸收苏里南和洪都拉斯为新成员。

2013年6月,论坛第六届外长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各方围绕加强亚拉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交换看法,通过《乌鲁瓦图宣言》。会议决定将论坛原有3个工作组和1个次工作组调整为4个工作组,分别为:社会/政治合作/可持续发展、贸易/投资/旅游/中小微企业、文化/青年/性别/体育、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组。

【东亚】相关文章:

2014高一地理知识点气候

七年级-日本的自然环境

《东亚》教案(2课时)

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位置

地理2016高考一轮复习亚洲地形知识点

东亚概述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和风向问题解析

精选高一地理知识点地形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高一地理重要知识点之地形概括

最新地理学习资料
热门地理学习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