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北极上空出现臭氧低值区:存在缩小可能性

北极上空出现臭氧低值区:存在缩小可能性

查字典地理网 2017-04-19

发表在英国《自然》周刊上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北极地区上方的臭氧层首次出现大面积空洞,足以被称为‘北极臭氧洞’。”也有报道称,北极上方出现了一个面积达到加利福尼亚州5倍的臭氧洞,这个规模空前的空洞有时会向东欧、俄罗斯和蒙古地区移动,因而当地人受到的紫外线照射强度会增加,但不会持久。

长期以来,南极地区臭氧层缩小的规模一直都比北极地区大,因为前者的气温要比后者低得多。但在近期,类似于“北极上空疑现首个臭氧洞,或已延伸到纽约上空,面积大如美国大陆”的消息屡见不鲜。众所周知,臭氧层能够过滤掉太阳光中对植物造成损害并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的紫外线,那么,臭氧层的破坏对人类势必会造成影响,所以这一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真相究竟如何?北极的臭氧洞到底是怎么回事?本期科技之谜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登义研究员、周立波副研究员共同为您答疑释惑。

臭氧低值区?还是臭氧洞?

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监测数据显示,风云三号卫星臭氧总量探测仪在北极上空监测到一个明显的臭氧低值区,在该低值区内臭氧总量是正常情况下平均值的一半左右,部分地区的臭氧总量达到了臭氧洞的标准。

难道北极臭氧洞已经形成?对此,高登义研究员表示:“从目前观测资料来讲,只有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北极上空以及青藏高原上空它们现在只存在臭氧低值区,在某一地区相对其他地区来讲臭氧总量含量要相对较低,但从气候平均值来看,并没有低于220多普森单位,所以,严格意义来讲,除了南极以外其他地区还没有发现臭氧洞的存在。不过在某一天中出现臭氧含量低于220多普森单位的臭氧含量的情况是存在的,但是我们说的臭氧洞是一个气候比例概念,是用一个相对的时间段里出现的平均值衡量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区别。”

自然?还是人为?

之前,人们认为臭氧层的破坏仅仅是弗里昂气体的作用,后来科学家们提出来一个问题,人类主要活动在北半球而并非南半球,如果南极臭氧洞形成的原因只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话,那为什么在北极上空并没有臭氧洞呢?

“臭氧洞的形成,受到自然与人为两种因素影响。”高登义研究员说:“比如南极臭氧洞,我们知道南极地区是以南极洲大陆为主的地理单元,而南极洲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冰盖,这个地区不仅储存了世界上冰雪的70%左右,而且厚度也非常深,因此它对于大气来讲,它是一个很大的冷源。只有南极洲特殊冰盖的这个条件,在南极过渡季节的时候,平流层会出现一个低于零下80℃以上的温度,从而产生冰晶云,这个冰晶云类似于催化剂,会加速氮氧化物的破坏。氮氧化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臭氧的一个保护层,我们曾经观察过,氮氧化物含量高的时候,臭氧总量就会相应增高。由于形成了这个低于零下80℃的冰晶云以后,从而提供了弗里昂气体中的氯离子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把三氧分解为一氧和二氧。它会破坏氮氧化物,因此,使得臭氧含量减少,因为我们人类排放的氟里昂里面的氯离子,在这个时候提供了它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分解为氧分子和氧原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地理视频

人教版地理七上-2.2《海陆的变迁》教学视频实录-黄维

人教版地理七上-3.4《世界的气候》教学视频实录-段乐平

人教版地理七上-2.2《海陆的变迁》教学视频实录-扬州市

人教版地理七上-3.4《世界的气候》教学视频实录-黄山市

人教版地理七上-3.1《多变的天气》教学视频实录-陈丹凤

人教版地理七上-2.2《海陆的变迁》教学视频实录-张瑞

人教版地理七上-3.1《多变的天气》教学视频实录-于丽英

人教版地理七上-3.1《多变的天气》教学视频实录-袁野

人教版地理七上-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视频实录-连云港市

人教版地理七上-3.1《多变的天气》教学视频实录-徐秀莲

与“北极上空出现臭氧低值区:存在缩小可能性”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资料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地理教案
地理课件
地理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