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为什么我国北方地区,全年"无霜期"比南方短?

为什么我国北方地区,全年"无霜期"比南方短?

查字典地理网 2017-04-25

人们把入春后最后出现的一次霜,叫做终霜,入秋后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初霜。所谓无霜期,就是指终霜之后,初霜之间,这一段没有霜出现的时期。

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全年无霜期的长短,差异很大。北方地区的无霜期短,愈往南方无霜期则愈长。如我国北疆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全年无霜期一般有100天左右,而我国南方的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省的大部地区,无霜期有300天以上,其中不少地区全年无霜。这是什么缘故呢?

一个地区无霜期的长短,主要与这个地区寒冷季节的长短有关。也就是说,寒冷季节长的地区,它的终霜结束时间迟,初霜开始时间早,无霜期就较短;与此相反,寒冷季节短的地区,它的终霜结束时间早,初霜开始时间迟,无霜期就较长。这是因为霜是在天气比较寒冷的情况下出现的,当靠近地面和作物表面的温度下降到摄氏零度或零度以下时,附在物体表面上的水汽,才能凝结成白色的霜。北方地区由于地面接受太阳热量比南方少;距冷空气的源地近,寒冷季节比南方长,这就决定了北方地区全年无霜期要比南方短。

霜出现时,往往会给一些耐寒性较差的农作物带来一定影响,如棉花结桃时遇到秋霜害,会影响它继续生长。所以一个地区无霜期的长短,常常把它称为作物生长期的气候条件。但是无霜期的长短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在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根据当地出现霜的规律性,及时采取有效的各种防霜措施,如培育抗寒品种、杂交育种缩短生长期,以及浸种催芽、适时早播等等,或者用熏烟法、大田灌水或是设置防风林、防风墙和风障来阻挡寒风,改变农田水气候的条件,使早春作物和晚秋作物不受到霜害。这样,在农业生产上实利用的无霜期,就要比气候上的无霜期长得多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地理视频

人教版地理七上-3.1《多变的天气》教学视频实录-刘琴

2019年北京中考地理卷真题解析3

人教版地理七上-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视频实录-许华

人教版地理七上-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视频实录-倪超

人教版地理七上-3.1《多变的天气》教学视频实录-毛宇青

人教版地理七上-2.2《海陆的变迁》教学视频实录-郑欣微

人教版地理七上-2.2《海陆的变迁》教学视频实录-王涛

人教版地理七上-3.4《世界的气候》教学视频实录-南京市

人教版地理七上-3.1《多变的天气》教学视频实录-武凯鹃

人教版地理七上-3.1《多变的天气》教学视频实录-宁蕊

与“为什么我国北方地区,全年"无霜期"比南方短?”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资料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地理教案
地理课件
地理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