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北京时间怎么来的

北京时间怎么来的

查字典地理网 2016-09-25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但它却不是来自北京,而是来自陕西国家授时中心。其本部在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天文台,而授时部发射台在蒲城县城西约4千米,由4座高206米的长波天线支撑塔组成,它被喻为“时间城”的授时部。这就是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二部——我国唯一的标准时间授时中心。

我们每天接触的北京时间是通过什么程序得来的呢?

首先是由临潼天文台的铯原子钟、氢原子钟等高精度的原子钟组成的一个授时系统,把我国时间频率基准保持住。目前我国用原子钟保持的时间精度为30万年误差小于1秒,属国际领先水平。

然后,蒲城授时部采用短波和长波专用无线电标准时间、标准频率发播台的发射机向全国发布时间。短波授时台每天24小时连续不断地以四种频率(2.5M,5M,10M,15M)发播时间,同时保证了频率交替发播,标准频率信号覆盖半径超过3000千米,授时精度为毫秒(千分之一秒)量级;长波授时台每天定时发播载频为100KHz高精度长波信号,地波作用距离1000~2000千米。天地波结合覆盖全国陆地和近海海域,授时精度为微秒(百万分之一秒)量级。这样每半小时为一周期的循环,将时频程序信号发射出去,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接收到信号后,以此为准校对电台的工作钟,再向全国发出标准的“北京时间”。

我国的这一授时中心始建于1966年3月26日,30多年来,它为全国提供了高精度的标准时间,对国防、国民经济建设及太空科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地理视频

人教版地理七上-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视频实录-尹李菊

人教版地理七上-3.1《多变的天气》教学视频实录-于丽英

人教版地理七上-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视频实录-黄仕鹏

人教版地理七上-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视频实录-南京市

人教版地理七上-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视频实录-杨静

人教版地理七上-3.1《多变的天气》教学视频实录-毛宇青

人教版地理七上-3.1《多变的天气》教学视频实录-余信琴

人教版地理七上-3.1《多变的天气》教学视频实录-徐秀莲

人教版地理七上-3.1《多变的天气》教学视频实录-孟强

人教版地理七上-3.1《多变的天气》教学视频实录-刘琴

与“北京时间怎么来的”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资料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地理教案
地理课件
地理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