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八年级-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

八年级-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7-03-14 发表|教学分类:说课稿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

在初中一年级,我们就已经学过了自然资源的概念,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个概念。自然表示自然界,资为物资,即物质,源为能源,即能量。自然资源就是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资源有两大特性,一是原始性,没有经过人类加工;二是有用性,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也有这种情况,在目前没有用,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可能有使用它的那一天。

自然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原料和能源;二是自然资源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我们根据自然资源是否可以再生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土地、水等今年用了,明年能够继续使用,这就是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煤、石油等,主要是矿产类,用一点就会少一点。实际非可再生资源也可再生,只是再生速度很慢,以煤为例,需要约300万年,人类历史与300万年相比,只是短短的一瞬间,所以非可再生资源使用一点就会少一点。

对于可再生资源,促使其再生,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由可再生变成不可再生。比如黄河断流,黄河水是一种水资源,水资源本身是可以再生的,但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黄河却出现了断流,水资源的再生变得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直至断流,最长一年断流长达200多天。又如淮河污染,淮河水是一种水资源,但由于淮河沿岸的城市、企业的污染导致水源被污染,人们无水可用,需要去买井水、纯净水来满足生活。再如,土地荒漠化:土地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每年都能生长出庄稼,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某些地方的土地由原来的可再生变得不可再生,原有的耕地收成逐渐下降,甚至变成了沙漠。

所以,非可再生资源,我们要促使其再生,不要将再生资源搞成非可再生资源了。

曾几何时,我们接受的教育是“我国是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国家”,这充满民族自豪感的教育使一些人对资源的使用大手大脚,后来我们借鉴了日本的做法,日本人教育他们的后代总说“我国是我资源贫乏的国家,每个人都只有依靠自己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出财富”,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比较重视人均值,由于我国13人口作为分母,使人均相对不足,被人戏称为“地大物薄”。从“地大物博”到“地大物薄”反映了人们资源观的转变。

我国就是这样一个“地大物博”,又“地大物簿”的国家,这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这就是因为我国虽幅员辽阔,但众多的资源,被庞大的13亿人口作为分母一除,糟了,人均就显得比较少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只有几分之一。如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人均土地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中国矿产资源总值为世界第三,中国河流年径流量世界第六,人均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中国森林面积世界第六,人均为世界人均的五分之一。

不仅如此,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总量逐年下降,人均将继续下降。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将继续增大。以我国石油为例,建国初期,我国是贫油国,后来随着大庆等油田的发现,我国扭转了贫油历史,一下成了石油出口国,1985年我国出口原油3000万吨,2000年时,我国却变成了进口原油7000万吨。2003年,中国进口原油超过了日本,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而2004年秋冬时节,国际油价突破了50美元每桶,国际原油价格越来越高,国内油价也不断提价,高油价时代来了,石油还能安全供应吗?

所以,节约使用自然资源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一定要落实到行动上。为增强人们节约资源的意识,将每年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八年级-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相关文章:

中国蜣螂的功劳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南方丘陵山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和潜力

北极的煤炭资源

自然资源的概念

美国的自然环境

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的钢铁工业

中国行政区划的形象记忆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